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获奖作品

57件作品59项获奖或荣誉)

 

论坛获奖:“思政+写作”教学涵育研究生诚毅学风的实践(2024-11-9)

篆刻:聆音察理(2024-11-9)

研讨会获奖:行走的思政课:价值意蕴、实践进路与优化策略(2024-7-17)

歌词:小伙伴交通歌(2023-12-1,与汪昊泽合作)

研讨会入选:篆刻作为物的分析:实用性、审美性与流通性(2023-11-24)

篆刻:守正创新(2023-10)

歌词:石库门——共产党(2023-10-22,与冯书雅合作)

歌词:躬耕教坛,强国有我(2023-9-6,与汪昊泽合作)

研讨会获奖:反驳居其宏关于歌剧《贺绿汀》的评论(2023-4-23)

篆刻、新民晚报:行者常至(2022-11)

优秀案例:从《长征组歌》感悟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存目】(2021-10-27)

上音征文:在纪念地现场感悟党史(2021-6-30)

交大征文:钱学森,他从未远去(2021-6-29)

研讨会获奖:贺绿汀音乐实践的思政价值【存目】(2020-11)

篆刻:相信未来(2020-6)

中国教育报:为喀什建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2019-7-6)

中国教育报、课程思政集奋进在教育现代化的壮阔征途上(2019-6-25,合作2/2金志明)

中国教育报:上海:做教育现代化的先行者(2018-12-24,合作2/2金志明)

中国教育报、2018获奖作品集生命之花为教育绽放——访于漪(2018-8-29)

中国教育报、2018获奖作品集钟扬:不忘初心追梦人(2017-12-25)

中国教育报:袁瑢去世——“她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2017-8-26)

共奋进征文:三篇头条报道见证上海高考改革(2017-4-26)

中国教育报:影响因子神话亟待打破【3项获奖】(2017-2-27)

篆刻:“芳华凝韵”印屏(2016-12)

中国教育报:低龄留学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2016-11-14)

中国教育报:一位数学教师亲历的“上海传奇”(2016-8-23)

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调查1:深水区的突围(2016-6-27,合作3/3陈少远)

中国教育报、获奖报道集锦上海:率先合并本科高校招生批次(2016-2-23)

中国教育报:身教的力量——记张振志老师(2015-9-10)

中国教育报:职教魅力俘获了百姓的心(2015-5-14,合作2/4金志明)

中国教育报:上海春季高考今年为啥“火”了(2015-1-23)

中国教育报、获奖作品集锦改变用一个分数评价录取学生(2014-9-20)

中国教育报:让运动会充分彰显育人价值:全国学生运动会(2014-7-28,合作2/2金志明)

中国教育报:大学校长毕业演讲之变(2014-7-7,合作4/5李凌)

中国教育报:教师招考之困(2014-6-30,合作4/4魏海政)

中国教育报:只是把孩子“塞”进名校?(2014-5-8,合作2/3李凌)

中国教育报:帮寒门学子圆重点大学梦(2014-4-8,合作5/11李凌)

中国教育报:自主招考“神题”能否筛出奇才(2014-4-3,合作3/3易鑫)

中国教育报:求解“三点半难题”(2014-3-3,合作3/7储召生)

新闻记者:条线记者当有超越条线的宏阔视野(2013-9)

中国教育报:培养学生一辈子的运动兴趣(2013-9-30)

中国教育报:上海立案查处问题校服生产厂家(2013-2-19)

中国教育报:沈晓明:“家长不能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择校”(2012-7-26)

中国教育报上海交大学生租空调清凉度夏(2011-9-20)

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周小燕:金嗓丹心的“中国之莺”(2011-9-15)

东方教育时报新民晚报“每天关机两小时”有必要(2011-9-14)

中国教育报:钱伟长 留给教育什么样的精神遗产(2010-8-7)

中国教育报:“小白菜”扮靓世博会(2010-6-23)

总社获奖:世博,我们共同见证(2010-6,存目)

上海交大报:加密数据共享移动设备及相关程序研发成功(2008-12-1)

篆刻民族魂(2006-5)

思源:在交大听演讲(约2006-3)

征文奖我的美术馆(2005-1)

新锐散文麦当劳纪事(2004-11)

文治杯:伊人在远(约2000)

秋水征文奖:书海泛舟爱秋雨(1999-7)

长青杯征文奖:说小平,话今昔(1997-4)

 

(合作获奖作品列出作者总数、本人排名及第一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