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名家编,编名家

——袁慧敏主编“袖珍印馆”第二辑先读记

( 电子版文学作品艺术观察

 

文/董少校

 

又到上海书展,又见袖珍印谱。继首批黄士陵、王福庵、赵叔孺、唐醉石、陈巨来五人之后,时隔一年,上海书画出版社“袖珍印馆”又推出五本印谱,分别为徐三庚、童大年、邓散木、来楚生、吴朴堂的作品集。主编者仍为篆刻家、朵云轩金石篆刻鉴定专家袁慧敏先生。这些袖珍印谱以诸多闪亮的看点,成为广大篆刻艺术爱好者的福音。

看点之一是结缘西泠。西泠印社是最孚盛名的金石篆刻团体,有着“印学研究中心”和“天下第一名社”等美誉。“袖珍印馆”两辑十册印谱都与西泠有着密切的缘分。第一辑中王福痷、唐醉石、陈巨来为西泠早期社员,黄牧甫和赵叔孺则为晚清民国年间的篆刻大家。第二辑同样有三位西泠印社中人,分别为童大年、来楚生和吴朴堂,至于徐三庚、邓散木的篆刻成就,自是高山仰止,印人皆知。尤为有趣的是,第二辑五本印谱的选编者袁慧敏、唐存才、张遴骏、舒文扬也无一例外是西泠印社社员。对金石艺术而言,“西泠”是一面旗帜,“袖珍印馆”名家编、编名家,无疑具备了专业品质的保证。

看点之二是便携易读。中国出版印刷有着出“袖珍本”的传统,所印书本尺幅有限而汇聚奇珍,可赏可玩。“袖珍印馆”正是汲取了这一传统的优势,采用32开本,只比巴掌略大,方便携带,易于捧读。在篆刻逐渐从高雅艺术转向大众收藏的时代环境下,简装的袖珍本恰能满足人们随时阅读的需要。

看点之三是制作精良。袖珍印谱开本小、定价低,面向普罗大众,可是主编者丝毫不会因此降低对图书质量的追求,相反精益求精,关注每一个细节,其制作堪称精良。第二辑五册印谱中的印花并非从同类图书东拼西凑得来,而是100%来自原拓,减少了再复制环节。相当一部分作品为首次公开发表,彰显出史料的意义。上海书画出版社有着丰富的出版印谱的经验,这就使得呈现在纸面上的印花都不洇不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失真,为篆刻人的临摹、鉴赏和研究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此外,每本印谱后边都附有相关篆刻家的艺术年表,成为一份了解艺术家生平大要的宝贵资料。

近年来,袁慧敏石香先生致力于弘扬篆刻艺术,不仅在朵云轩主持了一场场高水平的金石拍卖会,推动篆刻成为收藏界新宠,而且以出版为媒,让篆刻类图书走进千家万户。2012年上海书展之际,“袖珍印馆”首辑面世,读者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2013年上海书展到来,又一批袖珍印谱如约而至,仿佛沪上印林的老树新花,为读者带来延绵不绝的艺术享受。

(“袖珍印馆”第二辑首发式暨签售会将于上海书展期间举行。时间:8月18日12时至13时。地点:上海展览中心世纪出版活动B区。签售人: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童衍方,以及“袖珍印馆”选编者袁慧敏、唐存才、张遴骏、舒文扬等。)

 

(发表于2013年8月11日《新民晚报》B6版。原作于8月1日,发表时正文最后一段删除,今补入。)

 

链接:印谱受追捧,篆刻有希望——“袖珍印馆”签售会侧记

“袖珍印馆”系列丛书第二辑。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