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第十五章  燃情岁月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很久都没有Lii的消息了。好像她天生就不喜欢发消息,也坚决不写信,有话留在心里,不说。也许是她想,本来就没有好说的。我有什么办法呢?是那淡淡的朋友,哪怕只有怀念,心里也还是很舒服。有空写一封信给她,或许只有一两段话,加上一片风景。
  说来,要到Lii的地址是很晚的事情了,毕业四五个月之后吧。我在114查过她的公司地址和电话,要是拨过去,说不定声音就能传到她耳边。可是没有过;有她的手机号码就不错了。向她要过好几次通信地址,她总说:“不用了。”后来终于还是松了口。有了地址,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给她寄东西了。
  新年刚刚开始,我心里好像涌动着一种特别的情绪,很容易就想到了Lii.给她一个问候吧。圣诞前我给她寄光盘,在邮包里匆匆附了几句话,本打算不再另打搅她;可是忘不了一个特别的日子。手机里那条最古老的短消息会提醒我说,和她的交往有两年了。
  你的手套在我这里我明天考试的时候给你吧我是Lii发送于2002.1.7 00:39:57这是Lii给我的第一条短信,顺便我就留在手机里了。发短信还是有很多便利的,有什么想法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电波传过去。她很少回复消息,就算有,字数也都不多。相比下我太罗嗦了,总是做那么多无用功。她一定是在心里说:“何必这么麻烦呢?”她甚至懒得把这句话写进手机,于是我也就看不到她的责怪。
  认识Lii是在双学位班上。她不是很活跃的那一种,上课就老老实实听课,有作业了就认真准备作业。她很合群,出入教室或休息都和同学在一起;什么时候她都是笑眯眯的,叫人觉得很可亲近。我和她有五个学期在一起上课,经常坐前后桌,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渐渐也就熟悉了。她是建工学院的。我有个青岛的同学要考交大土木工程系的研究生,在成绩公布前后,她曾帮忙打听了一些事。
  大四上学期,期末考试快到了,我的课程还都是学的迷迷糊糊的。《质量管理学》老师划出了一些重点,我觉看越觉得自己学习不到位——连重点的内容都不会。那还了得,赶紧找同学的笔记看!临阵磨枪,不快也光。那时候,每个人的笔记都是宝贝,自己看还来不及。我想到向Lii讨教了。因为有许多门课都要考试,时间很紧张,她自修到很晚才回宿舍。好在她能领会我焦急的心情,答应借给我笔记抄。等她回来,我赶到她宿舍楼下去,那已是晚上十一点钟了。
  我们到了底楼门卫室去,阿姨很通情达理,给我腾出了桌子。我一边抄笔记,一边问她哪些知识点需要特别注意。她说老师强调过ISO9001之1994版与2000版的区别,一定要好好看。后来我问她:“你觉得学习双学位有多少好处?对你找工作帮助大吗?”她说没什么用。好像她不是很乐观,没怎么把双学位当成一回事。那时我踌躇满志,很想说服她用好这个学习的机会,在最后一个学期多多锻炼自己。她说,本专业课程很多,分不出多少精力。那些日子Lii在做建筑模型,也是大作业。她对我说,把一个想法变成实物要面对很多麻烦,但也还得去做。
  那一次我知道了她家在无锡,一个有灵山秀水的很美丽的城市。
  对画画我一直很有兴趣,只可惜没什么基础,画得很不好;我一直很欣赏那些用画来表达自己想法的人。Lii本专业是工业设计,学过素描也学过水彩,底子很厚实。不过她不看好自己的绘画才能,也很少做些随意的表达,要画就画工业品、房屋造型之类的。我说,那多可惜,浪费了绘画的天赋。她只是觉得无所谓,懒得动笔。要是换作我,一定不会在这方面无动于衷;偏偏我不是她。
  光顾着和Lii去聊天了,我抄笔记不觉就慢了下来。阿姨那时候一定是在忙里忙外,我也没怎么察觉,好像那只是两个人的世界。夜色渐浓,我得回去了。第二天就要考试,需早些休息。我走得太匆忙,把手套忘在了门卫室。我刚刚把手机号留给了Lii,没想到转眼间就派上了用场。刚回到宿舍,我就收到了她的消息。
  考试前,Lii把手套给了我,什么也没说;是她叫别人帮忙传递给我的。后来这手套不仅留在了衣橱里,还留在了手机里。以后看到手套的第一反应就是,曾就有一天,我的手套忘在了东区2号宿舍楼门卫室的桌子上,Lii又还给了我。
  寒假回家路过无锡,我给Lii发消息,把问候带给她。以前经过这里都觉得稀松平常,可自从抄过笔记后,我对这城市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好感。也很想找机会去玩一玩,亲近它的的山山水水。
  到大四下学期了,偶尔也还和Lii说话,不过哪怕是坐前后排,联络也不多。自从我向她要了QQ号码,坐得近的机会就少了;好像她改变了往常的习惯,从教室北边换到了南边去。这是大学里最后的黄金时光了,上课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就会看她一眼,再看一眼。课堂讨论的时候会有点紧张,仿佛怕她笑话。没毕业我就开始在沸点工作了,却很注意不肯错过每周一晚上双学位的课。那是最后的课,过了那个村,就再没有那个店了。
  沸点逼得很紧,白天上班且不说,周末也时常加班。我要做本专业和双学位的论文,都只能在晚上。实验室里可以上网,有时能在QQ上碰到Lii,和她聊几句。沸点是新公司,员工都要为提升它的形象出谋划策。Lii学过企业形象系统的相关课程,我向她讨了不少主意,她也给我推荐了一些书。她还说,本专业的论文任务很重,双学位的论文得向后拖一拖。我说可以双管齐下,尽快把论文早一点做出来,了结心事。她的论文是关于第三方物流方面的,有非常丰富的资料,我帮她整理了目录和摘要,她也要了我的论文封面作参考。
  和我一起在实验室做论文的是同系的小鬼。我们的课题是一个低氮氧化物燃烧实验台的设计,我做阻力计算,他做传热计算。两个人桌对桌,面对面,乐的时候一起说故事,烦的时候一起吃西瓜。小鬼也一直在单恋着一个女孩子,毕业后她就要离开他,他天天都说很郁闷。那我们就是共同落难了,又互为知音。两个人最喜欢的歌,都是《灰姑娘》《独角戏》《如果有一天》《最熟悉的陌生人》。有许多次是我们选好了歌曲,排好了次序,喊了节拍,然后一起按下播放健。两台电脑里就一起飘出了同样的歌声。
  《灰姑娘》是我的最爱。晚饭后如果有点时间,我就会拿出笛子到阳台上去吹一阵。他们说我水平很臭,噪音太重;我才不管那一套呢,我想吹就吹。用歌声表达内心性情,很过瘾。
  “怎么会迷上你,我在问自己。我什么都能放弃,居然今天难离去。”郑钧他怎么唱得那么好,声声入耳,句句动心。“哎呀灰姑娘,我的灰姑娘。”快毕业了,我怎么办呀,我的灰姑娘?
  就是因为我阳台上的独语,有人找上门来要我了,到毕业晚会上去一起表演。大学四年我住到哪里也把笛子吹到哪里,从来没碰到过这等事。我没有受过笛子的专业训练,别人怎么说,我都不往心里去。既然自娱自乐的成分重一些,还是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来客是位长发男生,长得很帅,声音也很有磁性;言谈相貌举止都是很艺术很阳光的那种,相比下更显出我凡夫俗子的寒碜来。简单几句话他说明了来意,我说:“行,这样的事以前没有过,这次试试吧。”来客名叫阿盟,我住32幢,他就在隔壁的33幢。中学时他弹得一手好吉他,歌也唱得好,自弹自唱曾迷倒了不少女孩子。他把我带到他宿舍去。那里还有一个抱吉他的,名叫李臻。他头发精短,瘦瘦的,戴着牙齿矫正器,腿上还扎着绷带。一问,原来是踢球不小心摔倒骨折了。他总是笑呵呵的,一点儿也不把骨折当回事。有了音乐,生活总是阳光灿烂。
  我们为晚会准备的节目是《灰姑娘》,阿盟弹唱,李臻吉他伴奏,我是笛子前奏和间奏。我问阿盟,是不是他心里有个灰姑娘,他总是笑而不答;或许有吧。我想,我可以把这首歌献给我的灰姑娘。为了保证效果,我特意跑到莘庄,去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买了一根新笛子。以往都是图便宜从街头买,也不知道音调准不准。这次要上台面了,得认真当回事。
  已经6月了,公司的事特烦,论文答辩也是火烧眉毛,一起排练的机会很难得。那感觉就是忙里偷闲,很有一种放纵的快乐——别看我忙,我偏要排练,时间既不给公司,也不给论文,气死他们!那种好也是好得格外纯粹,叫人怀疑是在梦里。阿盟宿舍里只开了台灯,他们两个凑得很近,弹一会儿吉他抽几口烟,屋里雾气腾腾的。阿盟用脚打着拍子,算是主调;我也看他用眼睛给我吹奏开始的提示。
  李臻不仅能弹吉他,自己还能作词谱曲。我看他们合奏了《锁》,也一同练习了特为晚会准备的《燃情岁月》。这两首曲子都富有情感,很有才气。我永远都忘不了《燃情岁月》,那优美的旋律是深情的回忆,又是轻轻的叙说,高潮到来时再变成激情的赞美。阿盟打开MP3,把我们的合奏录了下来。开始时“一,二,三,四”的拍子也留在上面。存留下来的版本并不是最精彩的,里面有杂音,也有个别音符的失误,可还仍然动人。内中包含了一种质朴的东西。一首歌可以记录大学里的美好时光,可它也成美好时光的一部分了。
  晚会没有安排我们演出《燃情岁月》,怎么说这都是遗憾的事。我以为这是只有我们三个人才能领会的绝响,一如《广陵散》在嵇康入土后永绝于世;没想到一年后李臻写了一本书,把这支曲子作为背景音乐刻在了随书附赠的光盘里。我想,一定会有别的人能够体会到《燃情岁月》的好处。我曾把书和光盘寄给中学好友玉洁,她说听了这首歌有种想哭的感觉,和梦想有关联,和青春有关联。
  Voice Of Star是专门为毕业生准备的晚会,到2002年是第六届了。我觉得自己就是晚会的主角,不久后就要离开校园,开始新的生活。那一天下午我论文答辩结束,彻底解放了;傍晚就去菁菁堂彩排,接着晚上演出。我发消息给Lii说,这次晚会你一定要去看。《灰姑娘》是第二个节目,走上舞台的时候,还有演奏结束的时候,我都向台下拼命挥手。大学四年里,这是第一次风光地出现在学校的大舞台上,面对熟识的和陌生的朋友们。演出很成功,班里同学都大声喊我的名字,为我加油,为我欢呼。这样的夜晚是人生里的至美,一生要是有一次,就足够了。
  我要Lii在我的毕业留言簿上写句话,她答应了。她总是很忙。离校之前几天,她母亲来看她,也看她的同学。留言簿是活页的,我便和她约好各自先写,碰面的时候带着。真正见到了,时间很短,几句话就分开了;她说她还有别的事。我赶紧掏出荧光笔,叫她在毕业衫上签个名。别的同学给我签,我总是捂着左胸,随便他们签在别的什么地方;Lii签名的时候,只剩下心口一块地方是稍大的空白了。她不动声色拿起了笔,犹豫了一会儿,签下了。名字写得很小,在靠近肩膀的地方。我问她有没有去看过晚会,她说没有,因为她第二天要参加论文答辩。
  我在消息里说,再见个面吧。她说一直都挺忙,也还是答应了。我上班时间是十一点到八点,从南京西路回到闵行已是九点多。约定的时间一次次后推,最后见到了,是在离校最后期限的前一天晚上。
  她的裙子和凉鞋都很平常,脸上也仍旧是笑眯眯的模样。那注定了是一个醉人的夏夜。她给我一个素描本,上面有她的临摹和速写作品,正是我喜欢的。以前我曾向她要过作品,哪怕是小尺幅;谁料她给了我这样一个大大的惊喜。我陪她去商业街买了一个纸箱,然后去吃晚饭。我记得是在交友饭店,学校正门西边不远的地方。她的工作和住所都有着落了,到单位报道的时间比较迟,暑假里她想找无锡的单位实习一段时间。就那么东一言西一句的闲扯,不说国家大事,也不说个人情感。吃完饭她要回宿舍了,我帮她拿着纸箱(用自行车推着),一直到了东二楼下。她指着四楼最西边的窗户说:“喏,那个是我宿舍,背阴的。”此前几天我每个晚上都拉着同学在校园散步,从她楼下走过许多次,只是不知道她在哪个房间。
  第二天上午,我把两大包行李托运回家乡了;下午就叫了物流车,把东西拉到单位宿舍去。沙扬那拉,我的闵行校园;沙扬娜拉,我的Lii友。“和你一起读二专也有三年了吧,你的认真与执著是我这个并不与你很熟的人也感觉得出来的。希望以后在各自的工作中,还能有你这样的朋友时时提醒,共同进步。”Lii给我的留言就这么短,不冷也不热,不远也不近,不离也不即。谁能以后怎么样呢?离开了那片热土,各自的进步中还会有多少相互影响的成分?在心里总是保留着这样的“希望”,珍惜那种“朋友”的感觉。后来,我有很多机会回到闵行去,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再见过Lii.离校前我想帮Lii搬家,她说:“不用了,我同学帮我。”在她班的校友录上,我看到了她和她同学的合影,两个人站在一起,差不多的姿势,很默契;两个人在一起也一定很幸福吧。Lii曾对我说起过,他们是大四上学期确定朋友关系的,也就是我为青岛朋友向她请求帮助的那阵子。Lii就是那样的脾气,她想定了什么,八匹大马也拉不回她的心。
  我寄给她校园风景的照片,寄出包含大四心情的光盘,她都收到了。2003年春节她给了我两盘CD,一是《神秘园》,一是莫文蔚得《I》,都很棒。我曾在上海南站听到Secret Garden的曲子,也曾在午夜骑车时和茶坊里传出的旋律不期而遇。一下子就会想到,Lii也喜欢这曲调。她不愿意说自己喜欢什么,只有一次,我在QQ里再三问及,她才说“听徐怀钰的歌比较多”。
  她说她不喜欢明信片,我只是偶尔在信上写几句话给她。生活里总会有这样那样片刻的感受,随手写下来了,就寄出去。仿佛可以截取时光的一个片断,然后打包,送给朋友。
  我和小鬼交往最多就是在毕业前写论文那一阵子。后来有机会聚会,总会想到往常的美好。在毕业晚会最后的时刻,他冲到了舞台上,和演员一起歌唱伤感的《送别》,送别暗恋的女孩,也送别自己。在毕业留言册上,他是这么给我写的:“同是天涯暗恋人,得不到不是你的错,只怪人家长得太好,以至于你我心动!”那时候我们两个都有落难的感觉,求而不得,惺惺相惜。有一次他叫我刻印章,我问他刻什么内容,他说:“毕业晚会的感觉是放心去飞,你就给我刻下来吧。”我刻了一个“飞”字给他。在我心里,告别往事是飞的感觉,迎接未来也是飞的感觉。小鬼也一定会这么想吧。
  在排练节目的日子里,我和李臻、阿盟聊了很多与音乐、与感情有关的事。只觉得在一起的日子一天天减少,在我,是相见恨晚了。四年的生活里积蓄了太多的能量,有了音乐作为出口,感情可以尽情释放。有时候,闷声的哼唱也别有妙处,李臻很喜欢这样;一边哼唱一边晃动脑袋,以此来寻找感觉。毕业后阿盟去澳洲留学了,李臻低一个年级,继续读书。在大四,他完成了两件大事: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出版了号称全国第一部多媒体小说的《哈哈大学》。他不仅是个勤奋的人,而且特别有才情。看过小说,我对他更刮目相看了。生活里的他处处随和,中庸低调;内在的性格上他却洋溢着一种透骨的潇洒。或者说,他活得非常精彩。想到他我总觉得,做人不能太委琐,不要委屈了自己;需张扬时就张扬,得高歌处且高歌。闭上眼睛会想起Annual Dinner上长袖善舞飘然欲飞的Ada、玄衣金发面目冷酷的Sarah,她们都能在舞台上潇洒得起来。李臻把燃情岁月的故事写进了小说,里面隐藏了他喜欢的女孩的影子。他留给我一种这样的印象:燃情岁月不仅是一场晚会的名字,不仅是一首曲子的名字,不仅是一段如歌的时光;它更是一种感觉,阳刚灿烂的感觉,热力四射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从往常漫流到如今,从梦想化归到现实。毕业后曾收到他的卡片,简洁而又富含激情:“是不是很熟悉的一个路口?你从这个路口走出去,然而朋友仍然在这个路口走着,为你祝福!音乐与快乐、梦想永远都在!”我和李臻在一年多以后又重逢了。两个人在小屋里喝酒吃菜,谈天说地。兴致来了,两个人重又合奏往日的旋律:他弹吉他,我吹笛子。相处的时光如同迷梦,晶莹剔透,稍纵即逝。偶尔能从QQ上得到阿盟的消息,他的生活很平静。时常会想到他,长长的头发,磁性的嗓音。
  我一直在找VOS 6的视频,遍寻未得。一个偶然的机会却从同班的夏渊那里拿到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他曾在学校艺术团作了四年灯光师,认识人很多,也留下了晚会实况录像作纪念。拿到光盘我欣喜若狂,看了又看。我们的演出很棒,主音吉他与和弦吉他的合奏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特别悠美。我把《燃情岁月》晚会的影像刻了很多个光盘,也寄给Lii一个。过了些日子问她收到了没有,她说:“收到了谢谢”。
  她说话从来都不拖泥带水。给她一份心意,因为自己喜欢;我想她也会喜欢,这就够了吧。那一天她没看到晚会,看录像或许可以弥补一些缺憾。《燃情岁月》是永恒的旋律,延续着那个闪光的夜晚;它又是熊熊燃烧的火,点着了青春的梦想,照亮了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