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张用博艺术年表︱9000字首次发布
( 微信版,艺术资讯,艺术观察
)
篆刻观察工作室主持者从2014年7月起制作《张用博艺术年表》。张先生起初推辞,认为他不是名家,不值得花时间做,后来对此表示支持。他拿出所珍藏的证书、聘书、来楚生信札等用于拍摄,补入艺术年表,还对草稿中出错之处作了订正。此后,年表持续获得补充。今天,张用博先生遗体与人们告别,"篆刻观察"微信公众号特刊登9000字《张用博艺术年表》,表达敬仰和缅怀之情。期待社会各界提供资料或线索,完善这份年表,未来合适的时候扩充为张先生的人生年表。
张用博艺术年表
西槐 撰
1933年 癸酉 1岁
12月27日,出生于江苏沐阳。幼时受父亲影响,爱好金石书画。
1949年 己丑 17岁
5月27日,上海解放之际,在南翔参军。之前在国民党机关内任文书。
1950年 庚寅 18岁
10月,作为志愿军第26军医务兵,从丹东进入朝鲜。
1951年 辛卯 19岁
春,受伤员传染,患斑疹伤寒,独自在简易兵站10日夜没吃没喝,后从朝鲜回国到哈尔滨双成陆军医院疗养。
秋,身体康复,第二次前往朝鲜战场。
1952年 壬辰 20岁
是年,随第26军从朝鲜回国,到山东莱阳。
1953年 癸巳 21岁
下半年,从部队复员到上海。参加商业局学习班半年。
1954年 甲午 22岁
是年,进入商业局食品公司工作。
1955年 乙未 23岁
是年,调入商业局职工医院,从事医务工作。
1957年 丁酉 25岁
6月,经过近一年在职插班学习,从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俄语广播学校结业,校长蒋燕。
1958年 戊戌 26岁
1月2日,到商业局职工医院江西路门诊部报到,在此工作到离休。
1963年 癸卯 31岁
冬,刻印"白马子章"。
1964年 甲辰 32岁
是年,结识患者、艺术家来楚生,成为其弟子,学习书法、绘画、篆刻。
1970年 庚戌 38岁
11月17日,来楚生致信张用博,谈及黄石斋《榕坛问业》一书。
11月20日,来楚生致信张用博,谈及行草学习法,"黄漳浦碑帖《榕坛问业》最为蕴藉含蓄"。此信曾在《中国书法》1992年第4期、《中华书画家》2011年第6期发表。
12月3日,来楚生致信张用博,谈及赴六院就诊中西医。
是年,到青浦从事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一年,回来生痔疮。
1971年 辛亥 39岁
2月22日,来楚生致信张用博,谈及其委托刻印2方已完成。
3月8日,来楚生致信张用博,谈及近来刻印二十多方,包括为其刻印。
1973年 癸丑 41岁
3月7日,来楚生致信张用博,谈及张用博割痔疮及来楚生出院。
9月9日,来楚生致信张用博,谈及张用博住在锦江饭店不适应、张用博"送瘟神"印字法取舍。
11月3日,来楚生致信张用博,感谢张用博赠鲜蟹,谈及到六院探望徐为章。
1975年 乙卯 43岁
2月5日,恩师来楚生去世。
1978年 戊午 46岁
4月,上海市沪东工人文化宫刻印组出版《刻印作品选(刻印资料之十二)》,收入张用博篆刻"当惊世界殊"和"不爱红妆爱武装"。
7月2日,篆刻"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在《解放日报》发表。
1980年 庚申 48岁
10月,单晓天、张用博著论文《略谈来楚生篆刻艺术的章法(一)》发表于《书法研究》杂志第4辑。
1981年 辛酉 49岁
3月,单晓天、张用博著论文《来楚生篆刻艺术的章法(二)》发表于《书法研究》杂志第5辑。
7月,单晓天、张用博著论文《略谈来楚生篆刻艺术的章法(三)》发表于《书法研究》杂志第6辑。
1982年 壬戌 50岁
12月,单晓天、张用博著论文《汉印风格浅析》发表于《书法研究》杂志第4期(第10辑)。
1983年 癸亥 51岁
年底,请长病假,在家休养。
是年,中共沭阳县委老干部局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老年书画展,张用博作品参展。
1984年 甲子 52岁
1月1日,篆刻"年年快乐"发表于《新民晚报》。
3月,单晓天、张用博著论文《篆刻四题》发表于《书法研究》杂志第1期(第15辑)。
6月,单晓天、张用博著论文《关于篆刻的三个问题》发表于《书法研究》杂志第2期(第16辑)。
7月14日,《新民晚报》刊登虞非篆《惟妙惟肖 神态毕现--介绍几方鼠生肖印》,谈及张用博生肖鼠,并配发3幅图片。
9月下旬,上海"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书画义卖展举行,张用博作品参加展览义卖。
10月,《中国书法》总第3辑刊登单晓天、张用博撰《神乎其技--邓散木先生篆刻金玉印章》。
11月4日,所撰《谜印略举》在《新民晚报》发表,介绍来楚生以印面为谜语的篆刻。
1985年 乙丑 53岁
1月8日,所撰《〈谜印略举〉的补充说明》在《新民晚报》发表,说明"楚弓"非"楚私"。
5月4日,篆刻"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晖"在《新民晚报》发表。
5月11日,篆刻"夕阳箫鼓几船归"在《新民晚报》发表。
6月4日,《新民晚报》刊登张用博篆《〈霸王别姬〉的启示》,谈及拜访陈巨来,讨论不同篆刻流派间的取长补短。
9月1日,篆刻"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在《新民晚报》发表。
12月8日,篆刻"天寒红叶稀"在《新民晚报》发表。
是年,刻印"为容不在貌"。办理离休手续,后关系转往黄浦区中心医院。
1986年 丙寅 54岁
1月,某日,在《新民晚报》发表书法"独坐幽篁里"。
5月25日,国画《蜀葵》在《新民晚报》发表。
4月18日,赵履真赠张用博《朵云》第九集,上有赵履真作品及关于来楚生的两篇文章。
6月15日,篆刻"模范守法"在《生活周刊》发表。
9月,论文《散木先生二三事》发表于《书法研究》杂志第3期(第25辑)。
10月22日,《书法报》头版头条刊登丁祖敏撰《食古而化意态新--记中年书法家张用博》,配发书法1件、篆刻3件。
11月8日至12日,"上海大阪篆刻交流展"在上海美术展览馆举办,张用博作品参展,"华夏后裔"入编作品集,附边款"华夏后裔,根在大陆"。
11月21日,篆刻"谦受益"发表于《新民晚报》。
1987年 丁卯 55岁
1月29日,在《新民晚报》发表篆刻"肖形兔"。
是月,单晓天、张用博编著《来楚生篆刻艺术》出版,上海书画出版社。后被翻译为日文,由二玄社出版。
3月28日,《解放日报》刊登叶荣鼎撰《张用博的书法篆刻》。
春,刻印"四海虚名只汗颜"。
4月7日,《新民晚报》刊登叶荣鼎撰《来氏篆刻的总结》,评论单晓天、张用博著《来楚生篆刻艺术》一书。
4月11日,所撰《篆刻的传统与创新》在《新民晚报》发表。
5月16日,《文汇读书周报》刊登林韵撰《〈来楚生篆刻艺术〉的启示》,对此书加以评论。
7月26日,篆刻"生意盎然"在《解放日报》发表。
1989年 己巳 57岁
9月,安廷山主编《泰山诗联集墨》由山东友谊书社出版,收入张用博书法"【清】王苹·大汶口"。
是年,刻印"申禧"、"尚义"等。
1990年 庚午 58岁
是年,刻印"耕读长乐"、"眉眼盈盈处"、"云深不知处"、"自爱不自贵"、"此中有真意"、"鹤寿"、"老张"、"红情轩"、"胡春晖"、"千金难买"等27方。
1991年 辛未 59岁
7月,《书法知识千题》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张用博为11名作者之一,负责编撰"器用"部分共41条。
参加"纪念上海建城七百周年、保护老城厢文物古迹书画艺术作品义卖展览",现场写书法。
是年,刻印"石氏"、"金龙藏书"等。
1992年 壬申 60岁
3月20日春分,刻印"远看方知出处高"。
春,刻印"鹤寿"。
5月2日,刻印"雏凤清于老凤声"(旧、新)。
6月,单晓天、张用博编著《散木印艺》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7月22日,篆刻"政通人和"、"见贤思齐"在《新民晚报》发表。
10月,在《中国书法》第4期发表《独辟蹊径 大器晚成--来楚生书法的成功之路》,为当期杂志头条。
是年,刻印"少则得"(旧)。
1993年 癸酉 61岁
春,刻印"般若波罗密多"。
6月,入编《中国印学年鉴(1988-1992)》印人传,职业为医师,工作单位为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住址为上海市南市区豆市街68弄2号。
1994年 甲戌 62岁
2月4日,《澳门日报》刊登余布衣(陆谷苇)撰《来楚生致张用博手札》,全文引用两封信,提及萧山计划建立"来楚生艺术纪念馆"。
2月23日,《澳门日报》刊登余布衣撰《来楚生传人张用博》。
是月,受聘担任上海市书画研究院浦东分院院长。
3月12日,《文汇读书周报》刊登谷苇撰《书外余想》,内容同《来楚生传人张用博》。
7月24日,草书在《澳门日报》发表。
11月12日,《浦东人才信息》刊登言炎撰《愿与浦东建设者交朋友--访书画艺术家张用博》,配发图片一张,此文谈及张用博首创印章的新形式"四艺合璧",并举四例。
是年,"四艺合璧"篆刻"眉眼盈盈处"、"远看方知出处高"入选'94上海(浦东新区)中华艺术博览会,并入编作品集。
1995年 乙亥 63岁
2月,受聘担任沭阳篆刻艺术研究会艺术导师。
5月,论文《印章章法揭秘--九宫八卦五行图的设计与应用》发表于《书法研究》杂志第3期(第65辑)。
10月20日,书法入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书画展",并被上海市档案馆收藏。
1996年 丙子 64岁
2月,参加浦东新区首次"一日捐"联合慈善募集活动,所捐作品认购价一万元。
4月29日,书法《临黄道周手札》在《澳门日报》发表。
5月13日,书法《临圣教序》在《澳门日报》发表。
6月10日,书法《临神龙本兰亭序》在《澳门日报》发表。是月,刻印"万物此陶镕"。
夏,刻印"池塘春草梦中生"(旧)。
7月27日,《新民晚报》刊登《四季古诗印谱》,张用博作篆刻"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镕",虞非撰文。
7月31日,篆刻"卖花声里梦江南"在《澳门日报》发表。
9月22日,《现代企业报》刊登谷苇撰《来楚生的手札》,内容同《来楚生致张用博手札》。
10月,被9单位授予"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12月1日,所撰《来楚生一方多形生肖印》在《澳门日报》发表。
冬,刻印"生肖印牛"。
1997年 丁丑 65岁
2月11日,牛肖形印在《新民晚报》发表。
10月8日,书法参加'97"和平杯"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大展赛,获金奖。
是月,书法作品入选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被审定为"精品"。
是年,刻印"眉眼盈盈处"(旧)。
1998年 戊寅 66岁
1月,被18单位授予"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名人"称号。
2月,刻印"美意延年"。
4月10日,浦东新区书画研究会成立获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张用博为创会会长、法定代表人,担任会长至2009年底。
10月17日至11月22日,"来楚生书画篆刻遗作展"在朱屺瞻艺术馆举行,张用博受邀协助办展。
12月28日,书法作品被山东省图书馆收藏。
1999年 己卯 67岁
2月18日,《新民晚报》刊登张用博肖形兔。
7月12日,入编由泰国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画名匠集》,书法作品被泰国曼谷中国画院收藏。
10月,《'99上海市书法篆刻系列大展3:上海篆刻作品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篆刻4件。
12月,为上海书城周年庆捐献书法、绘画各一件。
是年,刻印"燕归来"(旧、新)。
2000年 庚辰 68岁
2月6日,《新民晚报》刊登张用博肖形龙。
8月2日,书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上海书协通讯》发表。
10月26日至11月10日,应台湾传奇报道杂志社邀请,作为大陆书画名家代表团成员访问台湾,参加第二届两岸书画名家联展。
11月19日,撰写《访台回忆录》。
12月28日,作品入选2000年中国上海"郑蝶杯"中日友好书画展览,获荣誉银奖,被9单位授予"优秀艺术家"称号。
2001年 辛巳 69岁
1月,书法被嘉兴市蒲华美术馆收藏。
4月20日,书法作品被南湖革命纪念馆收藏。是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图书馆"馆名"书法征集活动中获二等奖。
5月,上海浦东政协之友书画社成立,张用博被推举为社长。
6月9日,受聘担任甘肃铜城书画研究院高级艺术顾问。
8月,张用博、吴颐人编《来楚生印存》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1月,"海峡两岸中国书画名家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书画精品大展"在南宁和台北展出,张用博作品参展并获金奖。
12月,书法入选"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中国西藏珠峰碑林和文化援藏活动,入编《中国民族书画家大典》。
2002年 壬午 70岁
4月,行书"张生汉代"七言联被沈曾植故居收藏。
9月,《来楚生篆刻艺术》日译本《来楚生篆刻秘法》由日本二玄社出版,梅舒适监修,真锅井蛙编译,原著单晓天、张用博。
11月20日,参加黄浦区老干部欢庆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书画展,对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获书法一等奖。
冬,刻印"静观自得"。
2003年 癸未 71岁
春,刻印"能忍自安"、"宠辱不惊"(旧)、"否极泰来"(旧)、"和光同尘"(旧)、"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等。
6月30日,篆刻"香气深远"在《新民晚报》发表。
8月21日,受邀担任"香梅花园杯华夏诗词书法大奖赛"评委。
秋,刻印"日新为道"(新)、"知足常乐"等。
11月,赴杭州参加西泠印社百年庆祝活动,加入西泠印社。
是年,刻印"日新为道"(旧)、"文章不写半句空"、"虫多言语不能天"、"从来不解人时宜"等。日本梅舒适题赠《张用博印存》,署"癸未仲老梅题",后2013年用于《尚犀书·刻》书中。
2004年 甲申 72岁
3月12日,《东方城乡报》刊登朱砂撰《张用博的书法观》、张用博撰《来楚生的故事(二则)》,配发张用博照片、简介、书法2件、篆刻3件。
11月,张用博、蔡剑明著《来楚生篆刻述真》出版,东华大学出版社。
12月17日,上海中国画院主办"来楚生诞辰一百周年书画篆刻展",张用博参加。
2005年 乙酉 73岁
夏,刻印"仁者寿"。
7月,《来楚生一方生肖印之我见》刊登于《西泠印社》第2期(与1996年《来楚生一方多形生肖印》大致相同)。
8月,日本《知远》杂志第359期推出张用博篆刻专题。《青田印石千秋誉》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篆刻"格重艺林"。
12月,韩天衡主编《篆刻小辞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印人收入"张用博"条,介绍说:"现代篆刻家。字尚犀,号江南游子,江苏沭阳人。六十年代师从来楚生,为其入室弟子。其印放纵自然而不野怪。"
是年,刻印"少则得"。刻印"震仰盂",边款说:"朱熹句,启发予对八卦与印章关系的认识,乙酉用博并记。"为卧云楼刻印"山月随人归"。
2006年 丙戌 74岁
6月,《张用博书法篆刻作品集》出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8月,《孙中山名号名句印谱》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篆刻"振兴中华"。
12月,《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来楚生》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所附年表引用张用博资料。
浦东新区书画研究会在2006年浦东新区社团开展群文活动中荣获先进集体,张用博为会长及法人代表。
2008年 戊子 76岁
1月,《上海现代篆刻家名典》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艺术简历及篆刻8件。
12月,浦东新区书画研究会获2008年浦东新区社会文化团体先进单位,张用博为会长及法人代表。
2009年 己丑 77岁
7月17日,"宝缘雅集·八家书画作品联展"在浦东宝缘斋精品艺术展览中心揭幕,张用博作品参展。
8月,书法"五言·上海颂"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六十华诞长三角地区政协书法联展。
2010年 庚寅 78岁
4月,中国书法家协会编《翰墨春秋:百位老书法家作品展作品集》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张用博作品入选。
5月,"浦东新区书画研究会作品汇报展"在上海宝缘斋艺术展览中心举行,张用博作品参展。约25日开幕,至6月4日结束。
6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编《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印学卷》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收入单晓天、张用博作《汉印风格浅析》(有删节)。
书法作品入选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百位老书家作品展,并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
7月,《万国印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收入张用博篆刻"吉尔吉斯斯坦"、"贝宁"和"多米尼克"。
10月15日,奚文渊向张用博赠送应邀所绘来楚生画像。
10月16日上午10时,"东方文华--庆祝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书画精品邀请展"在浦东新区图书馆开幕,张用博作品入展。展览持续至30日。《东方文华--庆祝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书画精品作品集》同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草书杜少陵诗。
是月,《中国绘画年鉴2010》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张用博书法作品入选。
是年,刻印"乐此不疲"。
2011年 辛卯 79岁
6月,《中华书画家》第6期推出来楚生专辑,刊登张用博《楚师生平》
夏,刻印"鸟语花香"。
秋,刻印"游心物外"。
冬,刻印"一刻千金"。
是年,刻印"每事问"、"否极泰来"(新)、"大丈夫相时而动"、"山月随人归"、"自知不自见"、"留取丹心照汗青"、"眉眼盈盈处"、"鹰扬将军章"等。
2012年 壬辰 80岁
2月,刻"壬辰"龙年生肖印。
春,刻印"烟雨江南",重刻"宠辱不惊"、"池塘春草梦中生"。
4月,《张用博印选》原石手拓本发行100部。
7月11日,"震仰盂"、"尚义"、"烟雨江南"三件篆刻闲章参加2012朵云轩春拍,皆成交。
是月,张用博著《尚犀书·刻》出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8月,韩天衡主编《中国印学年表(增订本)》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相关5条,分别为出生、撰《汉印风格浅析》、著《来楚生篆刻艺术》、著《散木印艺》、著《来楚生篆刻述真》。
9月10日,《新民晚报》"夜光杯"版刊登蔡剑明介绍张用博的摄影故事《四艺合璧》。
9月16日,《劳动报》刊发整版文章《张用博回忆恩师书刻名家来楚生》,并配发个人图片、篆刻图片。
9月24日,《解放日报》"朝花"副刊登载陈佩秋撰《化诸家为己用》。
9月27日,《文化艺术报》头版用整版推出张用博专题,刊登书法篆刻作品及个人介绍。
9月30日,"张用博从艺50周年书法篆刻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展览由上海市文联指导,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西泠印社、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展出张用博书法、篆刻和绘画作品220多件。展览于10月3日闭幕,并举行作品拍卖会。
秋,为30年前印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印"补款。刻印"君子以厚德载物"、"笔歌墨舞"、"江山万里如画"、"桃花源里人家"等。
10月3日,《新民晚报》夜光杯刊登朱龙明文章《古老传统的现代转化》,论及张用博篆刻,并配发书法、篆刻图片各一幅。
10月9日,《新闻晨报》刊登徐颖撰写的报道《"一年半载就成家,太不值钱"》,并配发个人照片和书法。
10月25日,夫人因皮肌炎去世,悲恸不已。
是月,《春满神州--迎接党的十八大西泠名家作品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七言对联。
11月,首次接待董少校来访。
12月13日,参加上海现代水墨书画院揭牌仪式,并担任顾问。
12月28日,"笔歌墨舞"、"江山万里如画"、"桃花源里人家"三件篆刻闲章参加2012朵云轩秋拍,皆成交。
是年,刻印"长毋相忘"、"中流砥柱"、"白头唯有赤心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
2013年 癸巳 81岁
1月中旬,拜师纳徒仪式举办,张用博收叶春晖为入室弟子,吴敏发引荐,桑仲元见证,四人分别在拜师帖上签名盖章。
2月16日,《澳门日报》刊登谢意特稿《精神流动籀篆笔--访沪上书法篆刻家张用博》,并配发个人图片和篆刻。
5月,为《翁祖清印谱》撰写《主卿印集读后记》,该书7月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7月7日,"君子以厚德载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件篆刻闲章参加2012朵云轩春拍,皆成交。
10月,为西泠印社110周年社庆捐赠行草黄石斋《榕坛问业》斗方,收入《西泠印社110周年社庆社员捐赠作品集》。
12月24日,"宠辱不惊"、"和光同尘"二件篆刻闲章参加2012朵云轩春拍,皆成交。
是月,书法对联在2013上海市老干部文化艺术节书画展览中获一等奖。
2014年 甲午 82岁
1月,《晚村留情--吕留良诗句印集》由香港中国艺术家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篆刻"烟波小结缘"。
6月28日,"仿善业泥佛像"、"见贤思齐"二件篆刻闲章参加2012朵云轩春拍,后者成交。
6月29日,接待董少校来访,谈及近期白血球较高,吃激素、吃中药,有些虚胖,走路多则气喘乏力。
是月,刻印"德顺小玺"。
是月,舒文扬著《古今百家篆刻名作欣赏》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对张用博篆刻作介绍,收入篆刻6件。
7月7日,接待董少校来访,对作艺术年表之事表示支持,拿出大量证书、图书、来楚生信札等供拍摄。谈及个人刻印共约千方,并表示共同署名出版的几种书"基本是我写的"。
7月18日,"海上金石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篆刻创作公益活动暨海上印社启动"仪式在上海报业大厦43楼罗马厅举行,张用博参加,成为首批社员,受托刻印"诚信"、"友善"。
7月19日下午,接待董少校来访,程鹏在座。谈及为百位老书法家展览投稿四尺整张、得稿费8000元,可用每平尺1000元作为润格,太贵则受之有愧。
9月29日下午,纪念来楚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笔墨博物馆举行,张用博参加并首先发言,后参加晚宴。2015年2月《书画研究9》对此予以报道。
是月,《海上印坛百年--近现代海上篆刻研究文选》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撰《散木先生二三事》。
《东方法治文化百宝箱(第二辑)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收入张用博篆刻"宠辱不惊"。
10月11日下午,接待董少校来访,谈及近期因间质性肺炎,出门较少,偶写小楷,很少刻印。前不久到医院挂盐水8天,不习惯住院,每天回家。
11月5日,行书横批参加抱月堂微拍。
12月19日,朵云轩2014秋拍在四季酒店举行,张用博篆刻"太白遗风"、"莫待无花空折枝"参加,前者成交。
是月,《海上金石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篆刻创作作品集》印行,收入张用博书法及篆刻"诚信"、"友善"。
是年,受聘担任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文化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2015年 乙未 83岁
3月25日上午,海上金石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金石篆刻景观石落成揭幕仪式举行,张用博篆刻"友善"在大宁灵石公园刻石展示。
5月17日下午,接待董少校来访,谈及近期在东方医院南院住了11天院,打人体免疫球蛋白24针,回来服用激素。由于间质性肺炎,走路时呼吸困难,最多能从家走到小区大门口,泌尿、心脏、皮肤、肌肉、关节也受影响。
6月19日,朵云轩春拍在上海四季酒店举行,张用博篆刻闲章"仁者寿"、"山月随人归"参加,皆成交。
8月15日,上海浦东篆刻创作研究会成立仪式在大团镇上海东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举行,张用博受聘担任顾问。
是月,《上海老书法家作品邀请展作品集》印行,收入张用博行草对联"入座半为求印课,敲门多是论书人",此联创作于2003年(癸未)。
11月7日下午,接待董少校来访,出示来楚生原打印谱,谈及近期上午在杨思医院打针、下午回家。
11月14日下午,接待董少校来访,协助拍摄11方自用印。
2016年 丙申 84岁
1月13日,去上海市肺科医院看特需门诊。
1月15日,为浦东篆刻创作研究会写书法"东韵春华",是为绝笔。
1月18日,住进肺科医院,22日出院。
1月26日,《中国书法报》刊登董少校撰《亦能雄放亦精微--浅谈来楚生的工稳印》,正文谈及访问张用博,并附其所藏来楚生印蜕。
1月31日中午,因连续发寒热,住进杨思医院。随后病情恶化,2月4日上午转往上海东方医院南院。
2月8日7时52分,因间质性肺炎引发多种病症,医治无效,在上海东方医院南院去世。
(西槐辑录,2016年2月15日更新,9200字)
2016-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