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徐庆华在外滩现场创作巨幅狂草百米长卷献礼党的百年诞辰

( 微信版艺术资讯艺术观察

 

  西槐

  笔走龙蛇,东方欲晓;气势如虹,还看今朝!6月5日上午,“还看今朝——徐庆华外滩巨幅狂草现场创作活动”在上海外滩防汛墙观景大道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创作100米毛泽东诗词草书长卷,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向党的百年诞辰献礼。

 


  徐庆华使用巨型毛笔和特制朱液,在专用书写布上完成创作。整件作品高10米,长100米,以狂草字体书写《清平乐•会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菩萨蛮•大柏地》《沁园春•雪》4首毛泽东诗词,成为红色百米长卷。作品以“东方欲晓”起始,以“还看今朝”结尾,回望峥嵘岁月,讴歌时代新貌,气势昂扬,激励人们满怀信心开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外滩是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也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见证者。鳞次栉比的西式建筑构成万国建筑博览会,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见证。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陈毅雕像沿江耸立,留下红色文化的烙印。对岸陆家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与外滩同为上海的骄傲。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化呈现,其中蕴含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具有恒久的艺术感染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画卷、“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奋斗决心、“只要肯登攀”的澎湃激情,是推动中国人民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还看今朝”歌颂人民,包含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高度自信。

  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视觉魅力。狂草的线条感、形式感与书写现场的建筑、线条融为一体,别具魅力。当今狂草艺术对传统书法有继承更有创新,蕴含国际视野和现代审美的特质,在大型广场开展书法现场创作,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相契合。在外滩用书法现场创作的方式展现毛泽东诗词,彰显艺术创作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早上5点40分,徐庆华迎着霞光开始创作,中间休息并举办庆祝仪式,11点15分完成全部内容,实际书写时间超过3小时。本次创作用去50升颜料,写断一支毛笔,堪为对创作者体力、耐力的极限考验。徐庆华顶着烈日完成落款“庆贺建党百年,庆华”时,已是衣衫湿透,站立不稳。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旅德钢琴家解静娴博士现场弹奏钢琴,音乐与书法两种艺术形成奇妙的跨界融合,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艺术效果,成为旭日初升之际黄浦江畔的别样文化景观。解静娴精心选择了三条河流题材的作品,包括与毛泽东故乡有关的《浏阳河》、表现黄浦江所注入的长江风采的《长江之歌》、维系着中华儿女感情的《黄河》,此外还演奏《夕阳箫鼓》《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国之梦》等,展现古老乐曲的底蕴、革命年代的风采与新时代的奋进豪情。以这些曲目为基础,解静娴结合现场创作进展与气氛,即兴发挥演绎,音乐与书法交相辉映。

  随着书写的进行,传媒人陈世海朗诵毛泽东诗词,为创作助兴。

  “还看今朝”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承办,《书法》杂志提供学术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观摩徐庆华现场创作,并与众多嘉宾一起出席庆祝仪式。

  徐庆华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2008年作品被文化部选送载入神舟七号“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并全国巡展,2002年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7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徐庆华草书艺术独树一帜,近年多次在现场创作巨幅草书,如2016年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书写巨幅狂草、2017年7月在美国芝加哥国际狮子会百年庆典现场创作巨幅草书、2019年5月在敦煌莫高窟创作“守望敦煌”巨幅书法等。徐庆华筹划在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三岸完成“浦江三部曲”,2019年9月已在浦东滨江大道创作300平方米草书、2020年在白玉兰广场楼顶创作“我爱北外滩”,此次“还看今朝”外滩创作正是“浦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徐庆华说:“百年中国看上海,百年上海看外滩。我在外滩用红色狂草书写毛泽东诗词百米长卷,向上海这座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致敬,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富强的百年历史致敬。奋进的时代呼唤书法这种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我希望用现场创作红色狂草长卷的形式,让书法更密切地融入当代生活,呈现书法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此次活动文化顾问、上海市政府参事毛时安认为,徐庆华的现场书法创作既是在写字,又是一种行为艺术,凝合气与力,包含强烈的创新自觉意识,走近大众、吸引青年,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展示空间,为传统艺术开辟了新天地。
  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海虹说:“徐庆华教授在外滩的创作历经五个多月准备,中间曲折颇多,如今终于得以实现,可喜可贺。他用巨幅狂草长卷让外滩呈现了别样的气质,为外滩注入了新的文化灵魂,增添了新的文化风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丹说:“徐庆华以草法挥写巨幅,点画飞动、笔走龙蛇、朱彩辉映。他将笔墨的精神气质与行为艺术结合,创造出一场气势如虹的视觉盛宴;将书法的传统性质与当下的内心追求恰当整合,彰显了强烈的时代情感和充分的互动意识。”

  上海书画出版社有限公司社长、总编辑王立翔认为,徐庆华的现场狂草创作气势如虹,形式与内容高度融合,显现了卓越的巨笔驾驭能力和可贵的现场创作力,为上海这座城市注入了澎湃的精神。

  中央文史研究馆特邀研究员唐双宁说:“书法顶峰是草书,草书顶峰是狂草,徐庆华现场创作巨幅狂草就是在攀登顶峰的顶峰,令人敬佩。临帖靠书内功夫,创新靠书外功夫,艺术应当把儒释道、精气神、天地人统统打通,实现创新。”

  参加庆祝仪式的嘉宾还有《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上海市书协驻会副主席潘善助、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晁玉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媒体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彭大银、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春梅、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汪佳莹等,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主持仪式。
 

      2021-6-5

 

  报道:6月12日《美术报》,6月16日《书法报》,6月20日《上海书协通讯》,9月22日上海电视台综合频道,《书法导报》,“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号“美术报”微信号“第一教育”微信号“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号“篆刻观察”微信号“艺术家云课堂”微信号“创意未来人生”微信号“光明日报”客户端“新民晚报”客户端“上观”客户端“文汇”客户端解放日报百度号“触电新闻”客户端“周到”客户端新华网上海交大新闻网央广网东方网科学网人民网上海热线搜狐腾讯好看视频网易视频SMG专题片《我在外滩写狂草》艺术头条,东方财经浦东(央视频)。

  转载:澎湃新闻转交大官微腾讯周到腾讯央广搜狐央广新浪新民学习强国上观今日头条新民今日头条美术报“书法头条”微信号美术报,“兰亭书会”微信号美术报“书画之声”微信号“博士知库”微信号交大“安泰MBA校友会”微信号交大“方寸书画院”微信号美术报产业中国网易新时代中国网文化中国网头条新浪产业改革发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媒传学院”微信号百度号西部文明播报百度号人生五味澎湃号东方财经浦东频道

  链接:交大志愿者招募交大志愿者招募2

 

 

 

上海外滩上演1000平米《还看今朝》狂草乐章

 
2021年06月07日 21:00:1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6月7日电(吴一航 蔡树农 董少校)6月5日,一幅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巨幅书法作品出现在上海外滩防汛墙观景大道。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徐庆华现场创作的毛泽东诗词草书长卷。

  徐庆华使用巨型毛笔和特制墨汁,历时4个多小时在专用书写布上完成创作。整件作品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高10米、长100米),使用狂草字体,书写《清平乐·会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菩萨蛮·大柏地》《沁园春·雪》4首毛泽东诗词,成为百米长卷。作品以“东方欲晓”起始,以“还看今朝”结尾,气势昂扬,激励人们满怀信心开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徐庆华挥毫书写的同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旅德女钢琴家解静娴博士和资深媒体人陈世海现场友情表演,音乐、朗诵与书法三种艺术样式形成跨界互动,涌动的琴声和吟诵声与滚滚黄浦江水相互映照,也与毛笔线条流淌的韵律契合,共同为观众献上触动心灵的视听盛宴。当徐庆华的狂草书写进入“还看今朝”尾声,《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响起,观众不由自主地鼓掌打起拍子,一起参与创作的过程,琴书融合带来强烈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徐庆华草书艺术独树一帜,近年多次在现场创作巨幅草书,2016年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书写巨幅狂草、2017年7月在美国芝加哥国际狮子会百年庆典现场创作巨幅草书、2019年5月在敦煌莫高窟创作“守望敦煌”巨幅书法等。徐庆华筹划在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三岸完成“浦江三部曲”,2019年9月在浦东滨江大道创作300平方米草书,2020年在白玉兰广场楼顶创作“我爱北外滩”。此次“还看今朝”外滩创作,是“浦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旨在向党的百年诞辰献礼。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书协驻会副主席潘善助等业内外人士现场观赏了创作过程并出席收笔仪式。中国书协副主席王丹表示,徐庆华先生这次的“还看今朝”外滩创作,场面宏大,气势磅礴,笔歌墨舞,令人震撼。

  (责任编辑:罗沛鹏。新华网原文链接

 

 

 

上海交大教授外滩书写“还看今朝”巨幅狂草乐章

 

2021年06月07日21:19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经过近半年积极筹划,6月5日早晨5点多,霞光万道,“还看今朝——徐庆华外滩狂草百米长卷现场创作活动”在上海外滩观景大道上演,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徐庆华开笔“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之后,100米毛泽东诗词草书大字长卷创作徐徐展开,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


  豪情万丈,气象非凡,浩荡潮流,浪漫风光。历时4个多小时,徐庆华使用巨型毛笔和特制丙烯朱墨,在专用书写白布上艰难而成功完成破纪录的创作。整件作品高10米,长100米,狂草字体,书写《清平乐·会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菩萨蛮·大柏地》《沁园春·雪》4首毛泽东诗词,成为百米长卷。作品以“东方欲晓”起始,以“还看今朝”结尾,回望峥嵘岁月,讴歌时代新貌,气势昂扬,激励人们满怀信心开创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外滩是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也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见证者。鳞次栉比的西式建筑构成万国建筑博览会,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见证。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陈毅雕像沿江耸立,留下红色文化的烙印。对岸陆家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与外滩同为上海的骄傲。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化呈现,其中蕴含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具有恒久的艺术感染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画卷、“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奋斗决心、“只要肯登攀”的澎湃激情,是推动中国人民创业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还看今朝”歌颂人民,包含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高度自信。

  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视觉魅力。狂草的线条感、形式感与书写现场的建筑、线条融为一体,别具魅力。当今狂草艺术对传统书法有继承更有创新,蕴含国际视野和现代审美的特质,在大型广场开展书法现场创作,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相契合。在外滩用书法现场创作的方式展现毛泽东诗词,彰显艺术创作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还看今朝——徐庆华外滩巨幅狂草现场创作活动”收笔仪式随后举行,“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真是书法史上传世的一个文化事件与文化人物,除了技艺绝对消耗体力、智力、脑力,气场强大。

  在活动的庆祝仪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中央文史研究馆特邀研究员、知名文化学者唐双宁,中共上海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余海虹,《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丹,上海书画出版社有限公司社长、总编辑王立翔等领导及社会各界嘉宾出席,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主持仪式。在场的领导和艺术家纷纷高度赞赏了徐庆华老师的创作。

  参加本次庆祝仪式的还有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朵云轩集团公司总裁彭卫国,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张荣芳,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书协驻会副主席潘善助,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伟生、晁玉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党委书记彭大银、党委副书记李春梅,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汪佳莹。


  “还看今朝”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为支持单位,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承办,著名文学评论家毛时安担任文化顾问,《书法》杂志提供学术支持。

  创作者徐庆华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是全国60后代表性实力派艺术家。2008年作品被文化部选送载入神舟七号“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并全国巡展,2002年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7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徐庆华草书艺术独树一帜,近年多次在现场创作巨幅草书,如2016年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书写巨幅狂草、2017年7月在美国芝加哥国际狮子会百年庆典现场创作巨幅草书、2019年5月在敦煌莫高窟创作“守望敦煌”巨幅书法等。徐庆华筹划在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三岸完成“浦江三部曲”,2019年9月已在上海浦东滨江大道创作300平方米草书、2020年在上海白玉兰广场楼顶创作“我爱北外滩”,此次“还看今朝”外滩创作正是“浦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中国书协副主席王丹在致词中表示,徐庆华先生这次的“还看今朝”外滩创作,是他的“浦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场面宏大,气势磅礴,笔歌墨舞,令人震撼。

  徐庆华出自韩天衡和王冬龄先生门下,以草法挥写巨幅,点画飞动、笔走龙蛇、朱彩辉映、墨象奔涌。这里有传统的积累,师门的熏陶,同时也有海派艺术的影响,现代艺术的吸收和时代精神的感召,元素丰富而气象夺人!概括起来有这样的特点:将笔墨的精神气质与行为艺术完美结合,创造出了一场气势如虹的视觉盛宴。将书法的传统性质与当下的内心追求恰当整合,彰显了强烈的时代情感和充分的互动意识。

  将历史节点与庆典场面巧妙契合,如这次的百米长卷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又是在党的诞生地上海,就影响极大,效果非凡,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意义表现得隆重盛大,令人难忘。

  总之,开放的创作空间,特定的创作场所,新质的工具材料,融入的现代元素,以及背水一战的胆气和自信,系统工程般的策划,共同构成了徐庆华的巨书世界。

  在徐庆华挥毫书写的同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旅德女钢琴家解静娴博士和资深媒体人陈世海现场友情表演,音乐、朗诵与书法三种艺术样式形成跨界互动,传递着绵延古今、通江达海的情怀,共同为观众献上触动心灵的视听盛宴。涌动的琴声和吟诵声与滚滚黄浦江水相互映照,也与毛笔线条流淌的韵律契合。当徐庆华的狂草书写进入“还看今朝”尾声,《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响起,观众不由自主地鼓掌打起拍子,一起参与创作的过程,琴书融合带来强烈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蔡树农、董少校)

 

  (人民网原文链接。转载:网易新时代中国网文化中国网头条新浪产业改革发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媒传学院”微信号

 

 

  说明:部分媒体报道时,几处事实有出入:现场并无捐赠环节;写至“还看今朝”时并无钢琴伴奏,彼时钢琴已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