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徐庆华在上海浦东现场创作300平方米巨幅狂草
( 微信版,艺术资讯,艺术观察
)
董少校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古人的抒怀连接着当今的时代气象。9月29日下午,“书写上海新高度——徐庆华巨幅狂草现场创作”活动在浦东滨江大道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徐庆华创作狂草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将书法艺术融入城市精神,300平方米巨制成就书法史上的传奇。著名钢琴家解静娴现场弹奏,书法与音乐跨界合作演绎精彩。中外学生也挥笔参与书写,共同礼赞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活动开幕仪式上,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浦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王玺昌,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李新碗分别致辞。沈文忠与胡昊共同向浦东新区捐赠徐庆华狂草作品。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尤存、浦东新区副区长徐惠丽出席,各界嘉宾及书法爱好者共300多人参加活动。
浦东滨江大道的广场上铺着长30米、宽10米的白色专用材料,徐庆华两手抱住巨型毛笔,蘸上特别调制的墨汁,一气呵成书写了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文每个字约3平方米,草书的线条灵动飞扬,蕴蓄着澎湃的激情,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大江东去”的豪迈气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壮阔图景,在徐庆华的如椽巨笔下一一呈现。
黄浦江东岸滨江风景优美,这里矗立着中国最高的楼,近年来又建成了艺仓美术馆等文化场馆,人文艺术气息浓郁,成为浦东的文化“网红”新地标,与浦西建筑群隔岸相望,这一切构成了起伏有致的线场。黄浦江是万里长江最后一条支流,通向广袤的太平洋,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和浦东的崛起。徐庆华的现场创作与天地融合,与江海相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上的独特文化景观。
徐庆华系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担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是全国60后代表性实力派著名艺术家,2008年作品被文化部选送载入神舟七号“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并全国巡展,2002年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7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在徐庆华挥毫书写的同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旅德钢琴家解静娴博士现场演奏,音乐与书法两种艺术样式形成跨界互动,传递着绵延古今、通江达海的情怀,共同为观众献上触动心灵的视听盛宴。
她演奏的曲目包括《黄河》《长江之歌》《浏阳河》等,大江大河涌动的琴声与滚滚黄浦江水相互映照,也与毛笔线条流淌的韵律契合。当徐庆华的狂草书写进入尾声,《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响起,观众不由自主地鼓掌打起拍子,一起参与创作的过程,琴书融合带来强烈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江河山水题材的曲目包含着浓郁的抒情意味,在空旷的黄浦江边格外有种融入天地自然的感觉,仿佛让人们的胸怀也变得开阔。徐庆华大师的创作热情也带给我激发,根据他写书法的情绪起伏即兴弹奏。我非常高兴有跨界合作的机会,也非常享受来自书法艺术的激荡。”解静娴说。
让书法走出书斋、走向广场和公众,是这些年来徐庆华艺术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书写面积也有逐渐增大的趋势。2016年在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之际书写巨幅狂草《交大赋》,面积近120平方米;今年4月在浦东高东樱花节创作巨幅草书,面积略超过120平方米;今年5月在在莫高窟创作巨幅书法“守望敦煌”,面积近200平方米。这次滨江大道创作面积达300平方米,再次突破个人的大字书写面积记录。
此外,2017年7月徐庆华还在美国芝加哥国际狮子会百年庆典现场创作巨幅草书,引起各国人士瞩目;2018年12月现场创作“我和我的祖国”,参与《我和我的祖国》节目录制,相关视频和报道在央视新闻及多家新媒体播放,反响热烈。
徐庆华在开幕式上说:“中国书法历经上千年发展,形式内涵不断发生变化,由文字交流符号变为一种艺术种类,从文房书写走向厅堂展示。现场大字创作逐渐兴起,以鲜明的主题、厚重的纪念功能和强烈的互动性而拓展了书法在当代的表现样式,不仅带来尺幅巨大的作品,而且书写本身和在场观众反应形成互动的气场,成为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创作过程对艺术家的书法功底、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体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非常喜欢现场创作,特别是巨幅狂草,可以更加酣畅地抒发内在豪情,随着笔和墨的舞蹈而亲近艺术,拥抱时代。”
业内人士认为,徐庆华持续开展现场巨幅书法创作实践,让书法融入社会精神文化生活,并在作品尺幅上不断突破个人能力的极限,此次完成300平方米巨制,堪为书法创作的创举,足以成就书法史上的传奇。徐庆华一系列巨幅书法创作活动影响遍及海内外,为书法艺术发展变革带来了新气象、新风尚,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书法现场创作的代表性艺术家。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在开幕式上说,这次巨幅狂草现场创作与钢琴演奏活动带来书法与音乐的艺术跨界完美演绎,让观众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的优美线条与蓝天白云、与上海城市风景线、与陆家嘴地标性建筑现代楼宇的完美结合,感悟到书法艺术与经典诗文、与城市精神的完美融合,“大江东去”的豪迈气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壮阔图景,同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这种精神何其吻合!
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昊表示,徐庆华1991年入职上海交大,28年来为上万名学子带去书法篆刻的启蒙,曾获得上海交大精神文化领域最高荣誉“校长奖”。他的书法篆刻和绘画既根植传统,又敢于创新,积数十年之力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面貌,巨幅书法现场创作尤其别树一帜,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这不仅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骄傲,也是上海的骄傲,300平方米巨幅狂草注定是当代书法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大家共同在现场见证了奇迹的诞生。
徐庆华的巨幅书法创作活动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评价。美术史论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徐建融曾经评价,徐庆华书风以气势旺盛著称,巨幅书法创作离不开长期积累的深厚功力,在短短时间里排布出天旋地转的满纸云烟,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性格气场,无疑是做不到的。
此次“书写上海新高度——徐庆华巨幅狂草现场创作”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浦东新区党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浦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主办,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浦东新区摄影家协会承办,《书法》杂志、艺仓美术馆提供学术支持。柏斯音乐集团、法国乐吉酒庄分别提供赞助。
(刊登于《印缘》2019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