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推进自我通识教育 牛马社受学生欢迎
——牛马社举行“牛马之夜”庆祝成立两周年
( 网络版
,返回
)
“我们前进而不匆遽,因为我们确然于未来。”10月31日,一贯低调的牛马读书社在陈瑞球楼举行“牛马之夜”活动,热烈庆祝社团成立两周年。新老成员共同回顾牛马社的发展历程,来自信安学院的彭一楠同学为听众献上了关于黑客的精彩讲座。
“牛马之夜”高调亮相交大校园
牛马社是一个以上海交大研究生为主体的学术交流平台,成立于2005年10月,由人文学院组织指导。“牛马”译自pneuma,意即生命、精神。牛马社每周举办一次讨论班,由一位社员发表主题报告,而后在会员间讨论。另外,该社大约每月出版一期《牛马》杂志。
两年来,牛马社坚持走低调路线,没有在学校社团管理机构备案,不邀请教授登台演讲,也不希求社会名流题写刊名、卷首语。它就像一朵羞答答的玫瑰,在偏僻的山谷里静悄悄地开放。讨论班在BBS上发布简单的预告,每次活动一般只有十几位成员参加,最多也不超过三十人。
牛马社首任召集人李广良同学发现,开始的时候主动向外分发《牛马》杂志,到第三次就是对方打电话主动索求了。有次他去参加一个会议,向部分与会者分发杂志,结果有的老师读得津津有味,忘记了开会的内容。参加讨论班的人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这里面包括一批“铁杆”成员。李广良胸有成竹地说:“是让世人知道牛马的时候了。”
为了好好给牛马社庆祝两周岁生日,牛马同仁决定让它高调亮相,精心策划了“牛马之夜”。他们制作了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海报,不仅印刷出来张贴在校园里,还成功申请成为饮水思源BBS的进站画面,引起广泛的注意。“牛马之夜”吸引了60张新老面孔热情参与,取得了圆满成功。
打造多学科交流的优秀社团
“牛马之夜”主报告的题目为《果壳里的黑客》,主讲人彭一楠是上海市公安局信息安全顾问,也是一名资深黑客。他从黑客的定义开始说起,讲述了黑客的分类、交流方式,并结合《金刚经》的佛教思想分析黑客的特征。果壳里的空间是有限的,他紧紧围绕这片空间,通过深入透彻的阐述,让听众得到启迪和收获。这场讲座长达两个多小时,可是中间很少有人离场,最后还有非常活跃的互动提问。
在过去的两年里,牛马社每周举办一次讨论班,彭一楠主讲黑客是第59场活动。他们坚持走小众路线,不求人多,但求有所讨论、有所互动,让大家借助学术的力量凝结为一个整体。历次讨论班的主题涵盖了天文、宗教、文学、影视、音乐、戏剧、计算机、社会学……各个方面。李广良说:“我们不求讲座的内容有多么高深,只要能说清楚一个现象或道理、让听众有所受益,就可以了。”《牛马》杂志已出版至第八期,组稿、编辑、发行等都保持着良好的运作。
牛马同仁期望把牛马社打造成为多学科交流的优秀社团,在更广的范围里加深对人的理解,进而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性的人、完整的人。目前牛马社有27名正式成员,有选择地向校内外同学和社会人士开放。牛马社现任召集人
、科学史系博士生李辉向记者介绍说:“牛马社发展势头非常好,新老成员和对牛马感兴趣的人士要求来讨论班主讲,本学期的日程都已经排满。相信牛马社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不断成长壮大,为推进自我通识教育、活跃校园学术氛围发挥应有的作用。”

(摄影:宋旭辉。网络编辑:郑茂。)
相关链接:牛马社官方网站,
牛马讨论BBS,《牛马,一个交大的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