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与中文系无关
( 返回
)
木子是我同学,初中毕业那年前后桌,很聊得来。高中三年很忙,没怎么说话,读大学后联系却很多。那时两个人都没手机,也不舍得通电话,所谓的“联系”主要是写信。一张邮票驮着三四张信纸,风风火火的。我记得,有个学期我收到了木子二十多封信。
一次,木子在信里跟我说,《青年文摘》你看吗,上面有篇文章叫《中文系的手语》,写得很不错。本来么,同类的期刊我只看《读者》,有了她的推荐,就去买了了一本。如果没记错,是2000年第4期,那年班里同学去苏州春游,我在路边小摊上买的。
《中文系的手语》讲了一个和爱情有关的故事。朋友有意撮合“我”和寡言少语的丫头,安排了一场电影。约会结束的时候,丫头做了一串动作,而后转身离去。“我”转问那手语是什么意思,丫头通过朋友告诉“我”,是“对不起”。我跟别的女孩子谈过恋爱,也经历过分手,和丫头却是各奔东西了。六年后,“我”在工作上出了一点差错,远远地向女经理做了个“对不起”的动作。经理说:不愧学文科的,知道中文系女生的传统手语;不过你干嘛要说“我爱你”呢?你应该说“对不起”才对啊!“我”如梦初醒,想起了纯真而深沉的丫头。
放下杂志我想,木子也是中文系的,对这样的故事可能感受比较真切吧。有些人感情天生含蓄而细腻,就像丫头那样。心口好像模模糊糊的,我却说不出什么。不过我记住了那个手语:双手点太阳穴,然后双臂交叉抱在胸前,再伸向对方。有时候,一个人走在路上,我还会情不自禁地演习一番。
青春是一段悸动的情绪,过去了就不再回来。大学毕业后木子去重庆读了研究生,而后到家乡的一所高校里工作,我一直在上海,和她的信件往来早已中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道,为了实现理想而忙忙碌碌。
在这个春天里,我又想起了《中文系的手语》,心口依然模模糊糊的。现在咨讯发达得很,到百度上去一搜,全文立马呈现在眼前了。木子差不多该嫁人了吧,她还会记得这个故事吗?我阴差阳错到了中文系,再次读到它,还是很感动,却发现那种情绪原本和中文系无关。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是一种和岁月流逝相牵扯的无奈,是心有所念而发觉物是人非时的怅然。只要曾经年轻过,谁都会那样低首无语、感慨万千。
屈指一算,从我初次读到《中文系的手语》到现在,也已经有六年了。
2006.5.10
相关链接: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