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苍茫精微两相宜 ——浅谈罗刚先生篆刻
文/董少校
在罗刚先生的微博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展示篆刻新作。昨天是古朴洒脱的“一日之迹”,今天忽然来了婀娜俊俏的“二月春风似剪刀”,风格之多样、变化之迅捷、技艺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在群声杂乱的网络世界,品赏他的印作是一桩既轻松快适又惊心动魄的乐事。概而言之,罗刚篆刻具有苍茫和精微两种相反相成的艺术特征,与现实中他的为人品格融为一体。 其得于苍茫之美者,结构开阔雄豪,篆法刚健稳固,用刀生猛有力,让人仿佛置身群山巍峨、波涛汹涌之境。白文“九华佛缘”看似笔画琐碎,蓬乱之中却蕴藏着谨严的秩序。白文“我生有砚”下刀皆干脆利落,碎屑崩裂之痕历历可见。“未若柳絮因风起”印走笔洒脱,破边并笔自然,浑然天趣。朱文多字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仁智老叟,皱纹爬上额头,荡漾着看尽人间沉浮的清和之气,淡定从容。朱文“无相佑”稳如磐石,乍看工工整整,细观则发现线条波折起伏,洋溢着摇曳跌宕的意趣。 其得于精微之美者,布局疏朗大方,结字明润清秀,线条纤细柔和,带给人春花初妍、微风拂面的美好体验。朱文印“梓雅”以七根竖线撑起两个字,错落有致,潇洒秀气。椭圆形的细朱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密实而不臃肿,隽秀蕴藉。白文印“沈婧”丰腴俊俏,甜而不腻,睹印如见人。再如白文“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印,线条粗细匀称,弯曲自然流畅,洋溢着无尽的美感。 罗刚有项拿手绝活儿是刻小字印,印面极狭而自成开阔气象,别具精微之妙。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陈翔常在扇面钤盖的连珠小印“陈-翔”,即出自罗刚之手。他还在7毫米见方的昌化鸡血石上,刻了“宋军之玺”四字朱文印,点画清晰连贯,古意融融,令人爱不释手。连珠印“赵盾之印-抱月”分别在5毫米见方的印面刻成,一阴一阳,即使放大之后看,依然感到线条挺刮,不慌不乱。尤其令人叫绝的是,他目力过人,刻印时无需台灯。在名家济济的海上印坛,怀此绝技者屈指可数,罗刚可谓其中佼佼者。 清代散文家姚鼐以阳刚与阴柔划分文学作品,流传广远,后成为区分艺术风格的两大范畴。苍茫精微是我在观览罗刚篆刻作品过程中的直观感受,与阳刚阴柔在精神上相近相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罗刚以二十年刻万余方印的厚实积累,广纳从秦汉印到明清流派印乃至近世名家的养分。他崇仰吴昌硕、敬服陈巨来,却又不亦步亦趋地局限在某一种路子里,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博涉诸贤,发之于心,创作出一件件合矩循法且个性鲜明的作品。 苍茫和精微是罗刚篆刻作品风貌的大端,并不是说所有作品非此即彼,它们各有偏向侧重,面目多样。白文鸟虫篆“虫鸣秋已近”涤尽俗尘的烟火气,线条收尾处的尖角、笔画之间的朱迹间隔极为细致,可谓精微风格的典范之作。朱文印“天扬过眼”大致以工稳为主,但线条的顿措又为它增添了写意的韵味。文字肖像合一的“柒香日利”印雅致而灵动,亦古亦新,自为佳作。 从安徽宣城来到上海打拼天下,罗刚以出色的篆刻艺术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请印者络绎不绝。正所谓艺如其人,他为人的厚道正派是他称名于艺林的重要原因。罗刚有着容苍茫和精微于一体的开阔胸襟,既低调又豪爽,既细心又大气。身边多的是将作品送去参加展览、到报纸发表的机会,但他不为所动;他也没有参加这样那样的团体组织,只作悠游自在的“野狐禅”。橱子里积攒了数十本自打印谱,别人劝他出一本篆刻选集,他一笑作答:“不着急,等过几年再说。” 一天晚上,上海知名菜馆“醉美天下”老总韦小宝先生设宴雅聚,罗刚和一帮朋友去参加,酒美肴香,宾主尽欢。饭后,醉美堂主请大家到书房喝茶,罗刚受到众人的鼓动,现场为大家刻印。选什么句子呢?有人站在后面说:“你向后看呀。”罗刚回了一下头说:“蓦然回首,那就刻‘灯火阑珊处’吧。”他拿起一块石头,用刻刀在中间轻轻画条线,然后既不打底稿、也不涂墨,直接就刻了起来。石花飞溅,一群人屏息凝气,静待作品的问世。不到二十分钟,一方白文印刻好了,边款也已齐备。盖出来一看,清清爽爽,金石味十足。大家都对这方即兴之作充满兴趣,不过最后还是留给了醉美堂主。临别之际,韦小宝先生慷慨从墙上摘下一幅桑家敏书小楷《心经》,赠送给当晚聚会的明星罗刚先生,众宾客无不欢喜赞叹。 从翻译篆字到设计印稿,再根据反写的字刻制出来,篆刻创作首先是一门技术活。现场默刻笔画繁多的多字印,难度尽人皆知,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金刚钻,是不敢拦这瓷器活的,然而罗刚做到了。他艺术造诣很高,却把自己姿态放得极低,似乎很随意就刻一方印留给别人。刻印只是为了好玩,为了尽兴,投缘则诸事顺遂,这正是他 处事豁达的地方。 和罗刚先生相识以来,我敬慕他的为人和艺术,时常去寄云阁拜访,求教切磋。我也有幸收藏了他的两方印:朱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白文“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它们印面一大一小,内容一唐杜甫诗一宋苏轼文,格调一壮阔凝重一清新秀雅,分别代表了苍茫和精微两种不同的风貌,为我所深深喜爱。罗刚出道很早,如今未及不惑,艺术创作正当其时。有那份敏颖悟性,有那份勤奋用功,有那份低调踏实,相信他会在艺术创作的天地里走得更远,带给人们更多更美的篆刻作品。
2013-4-2
(发表于2014年3月《中国印林》总第六期。链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罗刚篆刻,2013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