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案例9-2
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晚会
(网络版
,返回)
2006年4月8日晚7点,上海交通大学思源湖畔燃放起绚烂的焰火,点燃了师生校友们内心的澎湃激情。
"思源致远--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晚会"在闵行校区菁菁堂隆重举行。晚会在大型交响乐《节日序曲》中拉开序幕。嘉宾们通过一条铺着红地毯的迎宾通道缓步走向菁菁堂,交通大学管乐队
、彩旗队、花环队和110名交通大学子弟小学组成的鲜花队夹道欢迎。礼花在绽放,镁光灯在闪耀,人群在欢呼,菁菁广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庆典晚会紧紧围绕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多角度体现出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交通大学在实业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展示交通大学110年来优良的爱国传统和杰出的民族创新精神。
晚会明星云集,师生参与。由朱军、陈蓉、曹可凡、秋林共同主持。著名歌手宋祖英,廖昌永、李宗盛、宋波,著名配音演员陈醇、乔榛、丁建华等各展风采。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双拥舞蹈团等单位参与演出。晚会由曾经导演过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2006"上海合作组织"主题文艺晚会的鲁国良担任总导演。
本次晚会有80%以上的节目由师生参与演出,节目内容以原创性为主,充分突出交通大学特色。交通大学学生交响乐团、交通大学学生管乐队、交通大学教授合唱团、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交通大学舞蹈团、交通大学学生话剧团、交通大学附中、交通大学子弟小学等师生文艺团体纷纷登台献艺。交通大学学生交响乐团曾多次获得国际音乐大奖,其他团体也曾多次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奖,显示出了交通大学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部分校友也登台参与演出和接受采访,菁菁堂呈现出一派老中青师生同乐,科技
、社会和文艺各界明星交相辉映的盛况。
东方电视台文艺频道现场直播了晚会盛况,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友人,都通过电视银幕看到了这场盛大的晚会。
除了主会场--菁菁堂能容纳的2000多名观众外,晚会还在光明体育场开设了分会场,并通过校园网进行视频直播。整场晚会内容精彩,高潮迭起,受到了广大师生校友的热烈欢迎。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晚会,它展示了交通大学奋进的精神。
为确保晚会顺利进行,后勤集团保障处和相关单位做了周密细致的工作,组成了12人小分队,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晚会期间的用电。为了防止突发的断电,它们还从沪西供电局租了320千伏发电车,停在菁菁堂外边随时待命。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出动了两辆转播车,把全方位,高质量的电视画面传送到千家万户。
从现场导演到负责明星接待的晚会工作人员,对这次晚会都感到非常满意,认为交通大学的这次晚会很气派,体现出了百年老校的厚重感和力量感。通过晚会庆典,深刻体会到上海交通大学从领导到学生,做节目就像理工科一样严谨,交通大学人非常质朴,素质高。
为贯彻教育部禁止校庆铺张浪费的有关指示,此次交通大学校庆晚会筹办资金全部通过社会赞助,得到了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赞助。主要嘉宾演员均是友情出演,不向学校收取出场费。一台需投入300万以上的大型晚会,只用了100多万就能办成,体现了节约、高效的精神。
本次活动历时两小时,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主办,文广集团大型活动部、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办公室承办,上海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协办。
资料来源:根据董少校的《交通大学举行建校110周年庆典晚会》改编。
【案例分析】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纪念晚会办得隆重,热烈和丰富多彩。此次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纪念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整个晚会主题明确,紧紧围绕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多角度体现出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交通大学在实业救国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展示交通大学110年来优良的爱国传统和杰出的民族创新精神。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纪念晚会有80%以上的节目由师生参与演出,内部各部门通力合作,展现了交通大学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素质,振奋了员工精神,培养了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同时,校庆晚会明星云集,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显示出交通大学的实力和良好的外部公共关系状态。晚会分两个会场举行,东方电视台文艺频道现场直播了晚会盛况,并通过校园网进行视频直播,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主办,上海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协办,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友人,都通过电视银幕看到了这场盛大的晚会,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各类公众中重振了组织形象。
(发表于“21世纪全国应用型本科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第9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第1节“庆典”,第230~231页。王枚、王志敏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7年9月第1版。原新闻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