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佛手

( 返回

 

冬天去曹家渡花鸟市场,在一家花店看到了几颗佛手,黄澄澄的,清香扑鼻,很是叫我喜欢。选出一颗小的,讨价还价一番,五块钱买了下来。回家放在书橱里,像贡果一样摆着,每次打开,都是一阵郁馥的气味,混杂着书香,嗅来十分清爽。久而久之,我不由对这种果实有了许多偏爱。

很小的时候我就在邻居家见过佛手树,蓬蓬松松一米多高,长在很大的花盆里。冬天,主人把它挪进屋里,于是开门便见到果子缀满枝头,起初是青绿的,慢慢变为黄色。有人去作客串门,就摘下来分送一两颗,说是可以泡酒。对小孩子来说,这东西不能直接吃,我是不感兴趣的,也没想过去讨一个来玩。只是记得那形状,好像弯起来表示数字10的手指。

我曾买到一块小玉,用和田山料雕成佛手的样子,小巧玲珑。时常把玩,感情潜滋暗长,它便像手机、钥匙、钱包一样成了出行必备之物。摩挲之时,心地沉静,佛意生发出来,在实有中体会到空的韵味。佛教在中国传播两千年,和现实里很多东西有了关联。譬如菩提子,是若干种树的果实,可制成念珠,当作法物,被人们赋予了觉悟的意义;又譬如观音莲,酷似观音的莲花座,由此成为吉祥的表征。佛手也一样,让人想到 释迦拈花,了悟大化,引路度人,洋溢着浓浓的法味。

买来的佛手果一天天干枯下去,瑟缩了,香气变得越发清淡。我猜想,如果长在树上,可以一直获得养分,保持滋润鲜活。于是去花鸟市场求购。走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店家说,春节前还好买,过了这个时节就少了。好在一位老板从别处帮我调剂了一棵,送上家门,树上带着两颗大大的佛手果。由于枝条纤细,果子显得格外肥重,乍看并非天生,就像嫁接上去的。好在店家附送了两棵富贵竹和一个小瓶子,放在佛手盆里,用红绳把佛手果拴在富贵竹上,起到支撑的作用。

佛手树落在房间里,我便天天闻到它的香气了。这是一种含蓄拘谨的香味,带着中草药的气息(这本来就是一味药),感觉十分耐用,精神为之安怡。诚然,黄的果,绿的叶,红的绳,看上去也是极美的。坐在花前凝望,我常常疑惑:柔嫩的枝条上,怎就结出了如此精妙的果子?佛手树要经过多少年,才进化到现在的样子呢?佛教诞生至今才几千年,它在世间已过许多万年了吧。

过了两三个月,枝头上佛手还是变得焦枯了。或许果熟而落是自然规律,它需要让出空间和养料,给新枝叶的生长。天气已经转暖,我索性把佛手盆搬到了室外粲园,让它享受更多阳光。在充足的浇灌下,佛手植株无拘无束地生长,有一片新生的叶子甚至有十公分长,个头是老叶的几倍大。几根枝条抽出来,树冠变得更舒展了。

只要我在家,每天都要花些时间照料粲园的花草。佛手新叶初生的时候,娇翠欲滴,让人好生怜爱,当然虫子也非常爱吃。看到叶子上沾了比小米粒还小的黄点,我便拿纸巾擦去,担心那是虫卵。叶子上出现了缺口,那不得了,是敌虫入侵了,细细查看,终于在叶片背面找到了罪魁祸首。除走之后,佛手的生活恢复了平静。现在总共有四片新叶是遭到过虫咬的,虽然有一些损失,但不至于太严重,保住了大面积叶片的完整和健康。

虽然佛手树不会说话,但毫无疑问它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它和粲园里的其他花木一起,成为我接近自然的起点。我浇水、施肥、捉虫、搭架子,它们居住在这片小天地,荣辱不惊,呈现着生的庄严,成长的壮丽,再生的喜悦,死的安然。在某种程度上,花木是我的老师,我尽心供养,它们教我生活的道理,带给我心灵的救赎。

佛手树没有开花,也没有结果,翠绿的叶子张扬着它的愉悦。生命的走向和期待有偏差,那又怎么样?生死是一个过程,中间充满了变数,结出果实自然可喜,即便未能如愿,面对蓬勃的长势也自有欣然的理由。

三颗干瘪的佛手果躺在书架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尽管细闻之下夹杂着一点霉味,我还是喜欢,留在那里不舍得丢掉。生活值得珍惜,也值得期待,来年该会有新的果子吧。

 

           2012-7-15

 

链接:发表在《黄浦报》上的版本

 

 

2012年3月13日,家中的佛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