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雅聚抱月堂
文/西槐
历经多时装修筹备,抱月咖啡“@BoomCafe”长宁店在12月25日圣诞之夜正式开张。在“@赵抱月_赵盾”的邀请下,一帮喜爱篆刻书画文字的朋友来此雅聚,饮酒品扇,谈艺论道,不亦乐乎。
抱月堂里天地宽
从宣化路近定西路口经过,远远就能望见抱月堂BONNE BOOM的招牌,夜晚越发明亮。这里紧靠巴黎春天购物中心,距中山公园步行仅三分钟,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BONNE意为“向上”,BOOM是爆炸声“嘣”,组合起来便有蓬勃兴旺的意思。 穿过铁门和小院,拾级而上,就来到了BOOM CAFE。空气中飘溢着咖啡的浓香,温馨的布置让人迅速从室外的喧嚣中安静下来。浓缩了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的名家扇面陈列在墙上橱窗里,优雅大气;迷你书架上摆放着艺术类图书,可以随意取阅。 店面看上去只有二三十个平方米,座位并不多,却无疑是一个晤友休闲的好去处。 从咖啡店后门再走进去,是一片更宽阔的天地。这里分布着一个个功能各异的房间,平时不对外营业,仅供亲朋好友小聚。走廊的装修具有石库门的风格,木质地板是专门从老房子里回收来的。抱月堂掩映期间,黑底金字的招牌挂在门楣上方,古意盎然,为沪上著名书法家陆康先生题写 ,“@罗刚篆刻”先生协助制作。一张台球桌占据了抱月堂最中心的空间,抱月先生说,盖上一张大木板,它马上就变成了书画工作台。四下陈列着成扇、漆盒、雕塑等,不在话下。 旁边有一个大房间,布置成微型剧场。窗子封起来,上下四面皆加了厚厚的隔音材料,播放摇滚音乐或引吭高歌都不会打扰邻居。这里可以吃自助餐,需要时可包给公司开展集体活动。此夜,十几位朋友雅聚于此,度过了难忘的圣诞节。 抱月咖啡女主人为抱月先生的妹妹,她的精心筹划让来宾获得了温馨愉悦的享受。晚餐是西式自助餐,碳烤金枪鱼、意式肉酱面等皆制作考究,美味可口,自制切糕更是让宾客笑称“这顿饭够档次”。她还向每个人发放圣诞袜子礼包,用心细致赢得赞叹。
微博初拍“鬼手”印
前些天,抱月堂主借助新浪微博将“@吟风雨张铭”篆刻作品《佛心鬼手》拍卖出去,买家是酷爱此艺的罗刚先生。抱月咖啡开张后的第一次聚会,就是对这次微博拍卖的庆祝,理所当然二位都是主角,所以罗刚请客,张铭买单,抱月堂主担任出纳。 在微博拍卖前后还有不少故事。当初张铭先生贴出关于《佛心鬼手》的博客,“@庄子的微博”庄艺岭看了喜欢,希望收为己有,张铭不肯;庄艺岭进而鼓动他,要不索性请抱月先生组织一个拍卖得了,价钱一定公道。张铭的“软肋”是经不住朋友磨,特别是好朋友,于是答应了。庄艺岭虽然喊出了19200元的高价,但终究没敌过罗刚的2万元,最终与“鬼手”印失之交臂。 话说罗刚次日就将润例电汇至抱月先生账上,不久将印章带回了寄云阁。不少人知道这件事,纷纷上门道喜,索要印蜕同享宝物。罗刚也乐得这样,题签之时甚至专门拿出了“罗道人”汉砖砚。他精于篆刻,赏鉴同行作品自然也眼光毒辣。待张铭再次将《奇崛》印贴出时,罗刚禁不住想“横刀夺爱”。但张铭这次却拿定主意不肯放了,其实发博客时就备注了“非售”,他说,这是自己的得意之作,要好好留着,藏在自家库房里。 朋友归朋友,竞拍相关的资金往来却毫不含糊。抱月先生已将2万元润例从银行取出,小部分用于特邀宾客的自助晚餐,别的全部交与张铭先生。至此,“鬼手”印微拍卖圆满结束。篆刻玩家们却仍不满足。罗刚说:“张铭老师印作的价值仍被严重低估了。”庄艺岭回应道:“很简单,再拍一次。”他们希望抱月堂组织更多这样的竞拍,将中意的篆刻作品收入囊中。
精品聚散皆成缘
抱月先生说,今后抱月堂会成为艺术精品的集散地,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微拍卖”,篆刻、书法、绘画等交替进行。在品质的把握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每件上拍的都是真品、佳作,为了完全杜绝仿冒者,不拍卖故去艺术家的作品。这里的主打产品为成扇,它可以将书画印三种传统艺术融为一体,并具备工艺的美感。 杭州有一位失去双臂的篆刻家叫孔黎祥,水平极高,陆康先生看过他的作品,认为在行家云集的西泠印社社员中也可以排名前50位。抱月先生已与孔黎祥谈妥,由抱月堂代理他的篆刻在上海的经营。 “他完全靠脚,篆刻比许多正常人刻得都好。我和他在一起,开始有点不习惯,吃饭的时候,他脚伸到饭桌上面来,用筷子给我夹菜,当时我居然没反应过来。快递来了,他用脚拉开钱包拿钱,非常娴熟,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抱月先生和大家分享了他与孔黎祥接触的趣事。正是因为佩服其印艺与不屈精神,所以愿意推广其作品。 作家、美食家“@沈嘉禄1001”说:“这个人以双脚之力让篆刻圈内人折服,真是了不得。做一些工作让他的作品传播得更广,并提高他的生活质量,这是一件积德的事。” 除了代理艺术家作品,抱月堂将充分发挥实体场所的交流功能。举办高层次的书法辅导班,邀请陆康为特定群体的书法学习者上课。今后还将邀请书画艺术家前来创作,现场竞拍,以艺术为媒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
“艺术需要神经质”
在微博上被拍卖的篆刻《佛心鬼手》是张铭的倾心之作,受到藏家追捧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外人看上去,他用一两个小时刻完印,抱月先生在八九个小时内进行拍卖,接着就有两万元入账,这钱来得非常容易;张铭先生透露,事实远非如此,个中得失甘苦,心中自有体会。 上世纪80年代,张铭跟随孙慰祖学习篆刻,1990年起师从韩天衡先生。他原先任职于手表厂,由于效益比较差,就主动请辞,回家当起了职业印人,至今已有十几年。靠篆刻养家糊口并不容易,毕竟喜欢这门艺术的人并不多。他曾在一天一夜之间刻印九十多方,一方面他需要硬拼苦干完成别人的委托,维持生计,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在刀石之间驾轻就熟,身手不凡。 当技艺熟到一定程度,张铭遇到了瓶颈,感到被什么东西框住了,难以前行。从五六年前开始,他拿起毛笔学书法,从而为篆刻补充养分。他说:“不懂书法,难以领会篆刻艺术的真谛。”如今他每天用一两小时刻印,也拿出时间来练习书法,从中吸取养分,激发灵感。 如今,张铭花在委托创作和自发创作的精力各有一半,前者满足市场需求,后者则放开手脚在艺术世界不断探索。完成委托作品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不过总体而言风格较为平正。运刀犁石可能一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完成,但构思布局、设计印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做到合乎规范又体现新意,往往非常纠结。有一次,张铭凌晨一点多钟从床上爬起来,生怕错过睡意朦胧中倏忽而过的意象,赶紧以印稿形式记下来,被他夫人说成是“发神经”。 “艺术需要神经质,如果艺术家一直感觉状态良好,那可能已经出问题了。面向市场,这是生存所需,但我不会放弃在纯粹艺术方面的追求,这是心灵的召唤,也是一名篆刻人立足的根本。”张铭说。 像《佛心鬼手》和《奇崛》这样受到好评的印章,都是张铭在精心构思后,灵感来临时的激情之作,难怪他在好友几番劝说下让出“鬼手”印之后,为后者打上了“非售”的标签,视若珍宝,自赏自乐。
品扇放歌趣乐多
抱月堂主赵盾先生是这次聚会当仁不让的灵魂人物。他的周到安排让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新朋老友会晤桌前,共度圣诞。上好的香槟打开来,主宾频频举杯,酒不醉人人自醉。抱月先生还有一副好嗓子,小舞台上 歌唱一曲《纽约,纽约》,别具异域风情,为聚会平添趣味。 既是文人雅客相聚,少不得题字留款。作家“@管继平推仔”先生最忙,在自著《纸上性情》及收录其文字的《韩流滚滚》《三步斋印存》等书上留下赠言。“@杨祖柏”在《海上刀郎杨祖柏》一文空白处写道:“少校兄好,上校祖柏。”他在空军服役二十余年,是真正的上校,2006年转业后到嘉定区委宣传部任职。 席间,“@蓝色的深海LAN”拿到了由抱月堂代请的成扇,众宾传观,无不赞叹欢喜。扇面为陈翔山水和刘小晴书法,配以玉竹镶玳瑁扇骨,满目烟云,令人心旷神怡。她富于书画收藏,鉴赏目光独到,她说,这柄美扇是她送给身在加拿大女儿的礼物。 此次聚会的一大特点是参加者都有新浪微博帐户,期间也少不了手机助兴。大家借助掌上屏幕品鉴杨祖柏《龙年大吉》印、张铭在“世界末日”创作的《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印,其乐融融。沈嘉禄先生对张铭篆刻边款赞不绝口:“如果放大了做成四条屏,一定会多有金石之趣,非常漂亮。” 著名笑星蔡嘎亮、雀巢高级经理黄圆圆、“@行家刘国斌”以及设计新秀“@june刘俊”、关注微博营销的年轻学人“@Chocland_李俏然”等也参加了聚会。庄艺岭先生由于不在上海,未能亲临现场,通过微博表达了惋惜 和祝贺之情。 抱月先生总结说:“张铭兄的首次微博拍卖成功庆祝会借洋人宗教节日完美地画上分号,皆大欢喜!我相信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雅事雅集在抱月堂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个平台和当代交友新方式上,不久将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加入进来,一起分享快乐,一道分解烦恼,来吧!”
2012年12月25~26日
转载:张铭博客
2012年12月25日,抱月堂聚会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