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在上海看展览 ( 返回 ) 因为周六有两个小时对大学生免费,我经常看准那段时间到博物馆去。那是一个荟萃文化精华的所在,展示着文明的起源与传承。很早的时候我看过甲骨文发现百年的纪念展,了解到学者们对甲骨文的研究步步深入,从而知道了殷商时候人们的生活图景;也想到汉字从发明之初到现在怎样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历程。隔一段时间博物馆就会有一个专题展,而我也往往不肯错过。我向来佩服弘一法师的为人,他的墨迹展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他本人一生经历曲折,从心猿意马的花花公子变成了成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最后修炼成了众人仰慕的一代高僧。他的书法调幅里包含着一种慈悯的情怀,闪动着佛法的灵性,给人一种特别的触动。从四楼的展厅走出来的时候我感觉,一个展览给人的影响是可以很深远的。后来的埃及文物展、蒙古文物展、玛雅文物展我也都去过,他乡异域的生活风情教自己开了眼界,满足了好奇心也发出一种“古人尚如此,今人何以堪”的感慨。 上海的展览有很多,如果要排遣无聊寂寞永远都不会无处可去;上海的展览也很好看,实实在在可以成为这个城市叫人喜欢的理由。 有一阵子我在读外国的美术史,忽然的“俄罗斯艺术三百年”的展览就来了。眼见为实的想法催促我买下了很贵的门票。近到家门的展览委实不容错过。城市规划展示馆里展出了列宾、苏里科夫、彼罗夫等大师的作品,而我在一直都很喜欢的《送葬》前伫立良久,它画出了送葬人的悲伤情绪,整个的气氛孤寂又苍凉。我知道愿望的满足是人生之大乐,看到《送葬》后我不由觉得脚步轻松,而眼前的路也变宽乐几分。相同的感觉一样出现在“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中。许多作者的名字本是耳熟能详了,很多作品也是在中学课本上就看到过的,它们都一一呈现在眼前了。这叫人感受到生逢其时的际遇,也叫人觉得生活在上海有多么美妙。 说来,文化展览的发达是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背景的,很难设想,在物资匮乏、社会动荡的年代会有这么频繁这么精致的展览。展览可是人们文化的大餐,满足着精神的生活需要。
工作以后我经常去上海图书馆看书,也随而喜欢上了那里的展览。它们往往规模小,周期短,主题单一。日本篆刻展、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索罗明油画展、芬兰画展、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展……这里经常能看到国外的艺术展。一方水土一方神圣,每个展览都会表现那个国家某一个艺术门类的特别风格。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外的交流也热火朝天。前不久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和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都盛况空前,吸引了国外许多企业前来参展。这里文化、技术、经济方面的交流都是多方面的。我们欣然的知道,2010年世界博览会花落上海了,日渐崛起的上海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相信七年之后的上海会给世界一个惊喜,而上海的魅力也会在博览会的举办过程中得到完美的展现!
20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