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以“全实践”模式培养幼儿教师

( 网络版返回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董少校)11月24日,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主办的“走进教师的时代——学前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上传出消息,面对巨大的学前教育师资缺口和质量提升需求,该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探索“全实践”培养模式,提升幼师的培养层次质量。

   该校近年提出“全实践”理念,构建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把实践性教学扩展到学前教育专业各门课程中的技能教学,形成课程实践结合入园体验——幼儿园观摩——幼儿园见习——幼儿园顶岗实习的渐进式“全实践”教学模式。

   据上海市2018—2020年学前教育人才需求调研表明,未来三年,上海每年将新增3万至4万名3—6岁学龄前儿童。根据幼儿园15:1的生师比要求预测,最近三年上海约需新增专任幼儿教师8000人。但目前上海高校每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仅800名左右,缺口巨大。

   随着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的开展,上海金山、崇明、嘉定等大多数区县明确要求幼儿师资招聘的基本条件为本科学历。质、量要求同步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幼儿师资缺乏与培养的学生不能进入行业之间的矛盾。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院长黄群表示,为了对专升本学生后续学习质量的保障,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本贯通很有必要。目前该校与群益职校、上师大天华学院贯通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7年开始招收专升本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于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在高本贯通课程结构中,实践教学体系是“双向交流、合作育人”院园合作的重要环节。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投入1125万元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申请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第182鉴定所,学生在校内便可进行中高级育婴师执业技能鉴定。广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己挂牌的有10多所幼儿园,依托各区教育局为学生安排的见实习幼儿园有200多所。

   在研讨会上,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系王烨芳老师现场展示了《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将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观察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接受系统化观察训练,做到能科学记录和分析儿童的行为,能科学解读行为,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行为特点及行为背后的想法,及时处理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毕业生中幼儿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80%,学历证书和高级育婴师资格证双证书获得率达到90%。上海市各级各类幼儿园新进教师中,有近50%毕业于该校。毕业生进入幼儿园后进编率2015年为40%,2016年为42%;专业对口率2015年为88%,2016年为92%。

     (发表于2018年11月26日中教之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