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护生之心常念守 ——《释一心丰一吟护生书画作品》读后记 ( 返回 )
单是摩挲着绿底色、白莲花、红蜻蜓的封面,就对这小册子爱不释手了,情不自禁想到丰子恺的《护生画集》,风格是那样的相似。再看书名《释一心丰一吟护生书画作品》,更能感到一种浓酽的传承关系包含其中:同样是以“护生”为主旨,同样是书画相配——且不说,丰一吟还是丰子恺的女儿。旧书新出算不得稀奇,接延前人的精神脉络继续创作,倒是一桩新鲜事了。 翻开书册正文,清淡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果不是卷末署名的提示,简直误认为是当年弘一法师和丰子恺的合璧之作,续承其一脉神韵。一幅幅漫画线条俭省而人物情态毕现,在点染之间营造出生动的意象。画名皆取自诗句,古朴的题写中又多几分灵动。诗句正文书写在单独的页面,亦拙亦俊,多醇厚之味而少浮躁之气。一画一诗分居左右,其笔墨浓淡、构图疏密无不精当。细细翻览,不由意舒情漾,如冬日之火炉,焐暖手足,又如夏日之凉汤,沁入肺腑。 虽然画与书分属不同的创作者,但它们相处默契,构成了同一件圆融的艺术品。在形式的朴逸素雅之外,融入了恻隐慈爱的内核,带给读者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启迪。在《前功还望主人怜》中,屠户手持尖刀,表情木然,而老牛双膝跪地,落泪涟涟,回想起田中耕种的场景。在屠户和老牛的对峙中,一段往昔的故事徐徐展开,一种护生惜命的情愫也在纸页间弥漫。又如《杀心好把慈心换,莫向春林折嫩枝》,告诉小朋友涵养慈心、爱护自然的道理。画面一角,劝阻别人折树枝的孩子用板凳为蚂蚁搭起防护的屏障,可谓爱物护生的模范。《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取白居易诗意,表达了充爱天下的济世情怀。就像丰子恺所说的那样,护生即护心,一组组作品中内中包含着人类追求和谐、与自然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意味悠长。 或许有人会问:当今科技发达,文明昌化,宣扬护生是否已经过时了?非也!须知社会的发展与人的素养的提高并非完全同步,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丑陋和邪恶,甚至高科技成了为害助孽的手段。在一些城市,无良商家偷取别人家的宠物狗,屠宰出售。通过网络视频可以知道,有人残忍地害猫虐兔,并不是简单的杀生取食,而是以脚跟踩死、用玻璃坐毙,惨不忍睹。据报道,“虐兔门”背后存在一条黑色的产业链,不法分子专门录制虐待动物的视频,通过互联网售卖。在心无敬畏、仁爱缺失的人那里,网络成了传播残暴、牟取黑钱的工具,让人无比痛惜。从这个意义来说,阻恶扬善、劝导护生又是怎样的任重道远! 朱显因居士早年皈依广洽法师,承师嘱托,曾数年组织赴杭州虎跑寺祭扫弘一法师纪念塔。他在《上海佛教》杂志发表《护生画集》相关研究文章,赞助“新护生画”专栏,还两度出资印制《释一心丰一吟护生书画作品》,广结善缘。我多次在丰子恺故居日月楼遇见他,得以近身聆教,深感其热心于传承弘一法师、丰子恺的事业精神,勤勤恳恳,老而弥坚。近获朱显因居士赠一册《护生书画作品》,心下欢喜并多有感怀,遂作此篇以为记。
2010-12-11
【链接】丰子恺研究会网站转载
《释一心丰一吟护生书画作品》封面 朱显因序,广洽法师纪念弘一法师扫塔基金刊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