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提高同学文化素养 活跃校园人文气氛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张耀辉访谈 ( 返回 )
董少校
在这学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校园里有接连不断的人文讲座,演讲者很有知名度,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也是空前的。演讲主题有的是中日关系,有的是《红楼梦》研究,包罗万象。这些演讲是由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进行的。随着我校加强文科建设、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加快,基地的工作越来越引人注目。日前记者采访了我校人文学院副院长、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张耀辉老师,听他介绍了基地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理工科,也要有一流的文科。”张老师这样说。因为历史的原因,我校的文科建设出现了波折,但在近几年又有了新的起色。1997年成立了人文学院;1999年教育部批准在32所高校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榜上有名,从此人文学院和教育基地共同承担了活跃人文气氛、普及社科文化的重任。每年入学基地都组织新生进行《大学语文》水平测试,然后开设选修课程给那些语文养分匮乏的同学以营养补充。基地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它的工作不是局限在一个系一个学院,而是面向全校同学的。现在我们学校的人文选修课有六十多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同学们人文社科艺术方面求知的欲望。基地每年举办“文治杯”校园文学艺术大赛,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吸引了越来越多同学的关注。基地还会给那些人员齐备、素质比较高的社团以切实的帮助,扶植它们的成长壮大。赫赫有名的交大学生艺术团也是由基地负责的,管乐团和交响乐团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很有名气,它们经常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也为我们学校挣得了很多荣誉。当然了,人文讲座是大家时时能感受到的,每周一次已成了定规,越来越多的社会知名人士会走上交大的讲台,给莘莘学子带来智慧的大餐。 基地兼顾了人文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也很好的把握了学生与老师、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它和学校工会合作举办过书画展、演唱会,旨在活跃老师的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去年8月,基地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全国高校交响乐欣赏培训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5月,基地还将进行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基地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01年基地荣获了上海市的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国家级的教学成果二等奖。 张老师说,下一步基地会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已有的教育形式,寻找更为有效的工作方法,给同学老师以满足,也使我们学校向综合性大学的目标更进一步。
约
2002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