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梁家河足迹照亮青年抗疫之路

( 网络版返回

 

 

青年来信传心声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引发强烈反响(2022·一)

 



梁家河足迹照亮青年抗疫之路

 


  上海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大学生理论讲习社指导教师 董少校

  习近平告诉大学生,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这是他在大量阅读中总结出的心得,包含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因子,对当今大学生的阅读富有启迪意义。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真理力量历久弥新。在深入浅出的阅读中,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用于认识历史和现实,并成为引领未来的强大武器。习近平告诫年轻人,学习的目的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要真的学透弄懂,格外发人深省。阅读的价值并非作为工具去达到某种功利的目标,而是在于认识真理本身,要内化为修养,真正实现个人的能力提升与精神成长。走近习近平的梁家河岁月,年轻人可以在读书方法论层面得到有益的启发。

  苦难的环境可能让人沉沦,更可能带去锤炼,让人变得更加成熟。习近平在梁家河坚定了人生的信仰,涵养了为老百姓服务的家国情怀。他清醒地认识到,年轻就要扎扎实实下到基层锻炼自己,该吃苦就要吃点儿苦,不能耽误了自己的青春。他带领梁家河乡亲打淤地坝、建沼气池、挖知青井,改善当地生活,造福一方。黄土高坡是一部厚重的大书,坚定的信仰融入行动之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共产党走过峥嵘百年,各时代背景的人有过不同的青春选择:在战场上经受枪林弹雨的洗礼,在荒山贫土创造丰收的传奇,在平凡岗位上当一颗祖国需要的螺丝钉……当今青年一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包围中生活学习,他们有的奔赴抗疫一线,有的参与志愿服务帮助周围有需要的人,有的创作文艺作品讴歌抗疫故事,成为疫情防控的活跃力量。对更多大学生来说,宅校或居家既是特定阶段抗击疫情的必要手段,也是开展阅读丰富自我的良好机遇。习近平的梁家河足迹树立了青春应当如何度过的典范,他勤于学习、严以修身、坚定信仰的做法激励当代青年不负韶华,走好抗疫之路,书写党和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发表于2022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第3版。转载:中青在线中国青年网新浪腾讯搜狐新浪财经中国青年报百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