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开展田野调查探秘“玉石之路”
 

( 网络版返回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少校)“丝绸之路的概念如今家喻户晓,而实现西玉东输的‘玉石之路’发生更早,包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蕴,同样值得关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席教授叶舒宪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叶舒宪教授认为,中原人自古就喜欢产自新疆的和田美玉,在他们眼中,西去之路称为“玉石之路路”才更为准确。这种玉石的输送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比丝绸之路要早两千年。他通过大量考古材料研究发现,华夏先民凭靠玉器、玉礼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建构出一套完整的玉的宗教和礼仪传统。“对于华夏文明而言,文明发生背后的一个重要动力是玉石神话信仰。在这个层面上,‘玉石之路’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人类学命题。”叶舒宪说。

  近十几年来,叶舒宪对“玉石之路”开展田野调查,足迹遍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他认为,对七省份的“玉石之路”的调查研究可以阐明夏、商、周三代王室用玉资源的由来,可解释为什么万里以外的和田玉能成为中国历代帝王所一致推崇的意识形态符号,这些都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舒宪认为,“玉石之路”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资源,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以及可探讨和可持久开发的文化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他提议,为“玉石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开始相关申报准备工作。

     (发表于2015年7月12日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