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海师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发展报告发布
( 网络版,返回
)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少校)7月6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陆建非教授领衔完成的《中国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提出,今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状况决定着明天都市居民素质,关注他们也就是关爱中国都市的未来,决不能让他们成为“失落的一代”。
课题组调查了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等城市外来务工子女的学前教育状况,发放问卷及访谈涉及300多名此类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以及1800多名此类儿童家长。调查发现,目前教育资源的存量以及分布无法适应外来人口聚居的特点,尤其是学前教育资源极度匮乏,部分地区入园入托矛盾异常突出,部分区域的学前教育呈现“低洼”或“真空”状态。
调查发现,近十几年来,大城市在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政策上大致经历了从“政府不管”到“管理边缘化”的转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行政治理模式,政府尚未明确由哪一个行政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对具体城市而言,所出台的政策大都是原则性的,鼓励所辖区县分别开展符合区域特点的多元化治理模式。
陆建非提出,地方政府应改革教育财政的拨款方式,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与质量保证。例如可实行“生均拨款制度”,不分公立园还是私立园,按照其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拨付相应的财政经费。也可以实行教育券制度,将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按生均经费标准直接分配给流动幼儿家庭,由幼儿及其家长自由选择幼儿园。
(发表于2016年7月15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