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新成果有望终结慢性疼痛
( 网络版,返回
)
本网讯(记者
董少校)慢性疼痛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王永祥教授团队发现,脊髓GLP-1受体可在慢性疼痛中产生有效镇痛作用,成为治疗慢性疼痛的潜在性镇痛靶点分子。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国际神经科学权威性杂志《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
GLP-1结合受体学名胰高血糖素样肽—1,最先由加拿大研究者于1987年发现。王永祥团队将癌细胞植入大鼠胫骨,诱发大鼠机械性疼痛,随后在大鼠脊髓鞘内注射GLP-1激动剂,发现能长期持久、可逆地阻断骨癌引起机械性疼痛。GLP-1结合受体的抑制疼痛作用也在其他疼痛模型中得到验证。
王永祥教授介绍,GLP-1受体作为治疗慢性疼痛药物的潜在性靶点,具有较好的可成药性、高效性、疼痛信号传导特异性、长期给药不产生自身耐受性,对研发新型抗慢性疼痛药物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通常而言,一个靶点分子的发现可带动10至15个创新性药物的产生,有望解决治疗慢性疼痛这一全球性难题。
(发表于201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