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国家科技奖专题报道]一项利国惠民的技术成果

 

——记张文军团队的无线图像传输技术


( 网络版返回

 



张文军教授


  当神七返回舱缓缓向地面降落的时候,载有摄像机的直升飞机已在空中盘旋,投入地空搜救行动。借助张文军团队研制的无线图像传输技术,高速移动摄像机捕获的图像信号传向着陆场地面测控站,再通过卫星送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供指挥员决策指挥。无线图像传输技术为神七返回舱搜救立下了汗马功劳。

  前不久,张文军团队的“高效、抗干扰无线宽带图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获得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文军教授成为上海交大为数不多的两次荣获国家奖的科学家之一。

  针对公益性无线宽带图像传输的要求,张文军团队不断将研究开发推向深入,在系统关键技术以及芯片实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科技创新的要义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张文军团队的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支持高速移动,二是大容量。当先进的技术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就会带来神奇的效果,让生产、科研及日常生活的面貌发生改变。“支持高速移动”的特征在神七返回舱地空搜救行动中大显威力,从机载发射机清晰传回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图像数据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张文军团队的骨干成员归琳副教授曾受邀前往控制中心,现场观看神七返回舱搜救的全过程。上海交通大学收到了总装相关部门针对本次任务圆满完成所授予的奖牌。

  张文军团队无线图像传输技术的“大容量”特征在农村数字电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较,数字电视清晰度更高,数据量更大,也对图像传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抗干扰无线宽带图传关键技术为我国广大农村通过数字无线方式收看电视节目提供了节约资源和成本的有效技术手段,有望改变我国近三分之二的家庭只能接收 2~3套模拟电视的现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张文军团队已经将这套无线图像传输技术成果固化到芯片上,并投入批量生产。借助装有此芯片的小小机顶盒,迄今已经有超过两万户家庭看到了数十套稳定清晰的公共电视节目。

  作为团队负责人,张文军教授为发展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呕心沥血,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同时担任副校长的他公务与科研工作繁忙,记者没能采访到他,但在实验室了解到他作为技术领头人的一面。在归琳副教授看来,张文军教授是一位富有判断力、胸襟坦荡的科学家。他不仅带领团队研制出优秀的无线图像传输技术,而且为技术恰当地找到了可验证的技术手段,让它在神七返回搜救和农村数字电视两个应用领域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缺少了敏锐的目光和准确的判断力,这是难以做到的。当初高清电视传输标准确定之前,外界对上海交大无线图像传输技术的质疑、责难纷至沓来,张文军教授用平和开放的心态面对这一切,让技术经受千锤百炼,赢得了不同领域的信任,也让团队在磨炼中得到了成长进步。

  目前,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已成功完成了铁路电视的测试,时机成熟后将投入商业运营,让铁路乘客看上高清电视节目。包括专用市场和民用市场在内,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在遥感遥测、对地侦察、无线监控、机(舰)载通信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项利国惠民的技术成果。
 

  (发表于2009年2月23日《上海交大报》 。撰文:董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