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中国物理学会2009年秋季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
( 网络版
,返回
)
中国物理学会2009年秋季学术会议于9月17日至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召开,物理学界1500余人共襄盛典,展开研讨交流。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在开幕式上致辞,校长张杰院士做书面发言。
开幕式由上海交大物理系系主任季向东教授主持,组委会召集人、复旦大学教授金晓峰介绍了大会总体情况。大会颁发了2008-2009年度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杨国桢主持。上海交大物理系严燕来教授荣获谢希德物理奖。随后,杨福家、沈志勋、张翔、Martial
Ducloy等四位专家做了精彩的大会邀请报告,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雷啸林院士主持报告会。
“秋季会议”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系列学术会议,旨在为物理学各个领域的专家提供在学术上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会议前身为“物理学前沿问题研讨会”,自2000年起改名为“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今年为第十一届。经过会议组织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界的共同努力,“秋季会议”得到了各领域的物理学家的积极认可,并逐步引起了国际物理学界的关注。目前,“秋季会议”已经成为中国物理学界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学术盛会。
本次会议网上注册人数达1540人,设有4个大会报告,269个邀请报告,503个一般报告,82个张贴报告,总共858个报告。报告领域涵盖了粒子物理、场论与宇宙学、核物理与加速器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纳米与介观物理、表面与低维物理、半导体物理、强关联与超导物理、磁学、软凝聚态物理与生物物理、量子信息、计算物理、复杂体系与交叉学科、电介质物理、物理教学、液晶等17个专题。会议还组织了中国物理学会第九届第二次理事会、物理系系主任(物理学院院长)联谊会、女物理学家圆桌座谈会、《物理》杂志报告会、中韩物理学会交流会、数值模拟研讨会、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报告会、新仪器设备及图书展示会等多项活动。
马德秀书记代表上海交大对各位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说,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从1999年开始发展至今,代表人数不断增多,报告领域不断拓展,影响力逐年扩大。100年多年来,交大物理与中国物理学科风雨同舟,共同发展。面向未来,学校已确立了文理跨越发展的战略,物理学科作为基础的地位更加巩固和强化。她期望交大物理学科的发展能够得到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支持,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校长张杰院士是前十届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的召集人,参与并见证了“秋季会议”发展壮大的过程。他因在北京参加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特委托金晓峰教授做了书面发言。张杰说,11年前,他与金晓峰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希望中国能成为世界物理强国,中国物理学会年会也有美国物理学会年会那样的世界影响力。为了这个梦想,组委会两代人、两届委员上百位物理人十年如一日地支持、珍爱着这个会议,让它从最初100多人参会者发展到超过1500人的规模,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中国物理学界的盛会。“交大是以感恩和责任为校训的大学,是一所以求实和创新为大学精神的大学,同时交大也是一所充满着激情和梦想的大学。物理学研究需要严谨、求实,但同时也需要激情和梦想!”张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珍爱“秋季会议”,一起见证中国成为物理学强国的过程。
大会颁发了2008-2009年度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共12人荣获8个奖项。周兴江、原有进荣获胡刚复物理奖,龙桂鲁荣获饶毓泰物理奖,陈仙辉、王楠林荣获叶企孙物理奖,邹冰松、许甫荣荣获吴有训物理奖,郑志坚荣获王淦昌物理奖,邹亚明、严燕来荣获谢希德物理奖,姜开利荣获黄昆物理奖,汪卫华荣获周培源物理奖。

(2009年9月21日《上海交大报》头版
。撰文:董少校。摄影:武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