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保持食堂饭菜价格稳定


( 网络版返回

 


张杰、叶取源在食堂与学生交流

 


  随着社会市场主副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校内餐饮运行成本也大幅增加。自新学期以来,我校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人员、降低成本、节约能耗,不断挖掘潜力,稳定饭菜价格,使校园餐饮市场保持稳定。

  饭菜价格关系到每位师生的切身利益,学校对此高度重视。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稳定学校食堂价格、保障在校学生生活的视频会议精神,近期校领导与有关职能部门反复商讨,研究解决稳定食堂价格的举措。

  3月4日,张杰校长等校领导走进学校食堂,仔细了解饭菜价格及供应情况,并与学生共进午餐。张杰校长表示,请同学们放心,学校一定会做好稳定食堂饭菜价格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生活。

  自2007年3月至今,学校和后勤集团坚持“三不变”原则——饭菜价格不变、饭菜份量不变、饭菜质量不变,并制定了具体实施规定,尽最大努力稳定饭菜价格。这七项规定是:各食堂、档位(含外档)不得擅自提高出售价格;所售菜肴份量不得减少,不得变相涨价;混炒菜不得降低质量,保证菜品结构合理搭配;每个档位要保证有3个以上0.5元的低档菜,以确保贫困学生的供应;各档位的招牌菜和原来规定的限价菜不能减少和取消;对所有在窗口出售的菜肴必须严格实行明码标价;食堂内部进一步加强管理。后勤集团各餐饮单位自觉贯彻落实后勤的七项具体规定,各级管理干部每天都到第一线检查措施落实情况,使校园餐饮市场保持了始终如一的稳定。

  为减轻各食堂在经营中的压力,饮食服务中心从稳定学校的大局出发,按2007年3月涨价前的价格下发食品原材料,垫付涨价差额,维持和稳定了食堂的饭菜价格。

  我校在2006年底已预见到2007年市场物价的上涨趋势,在寒假里就着手采购,把100吨自备冷库存满,同时积极争取上海高校后勤配货中心支持,用合同储备方式来预定大米和副食品,有效保证了2007年上半年学校副食品价格没有明显受到社会涨价的影响。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深挖潜力,降低各类成本。在蔬菜价格较高的季节,用部分速冻蔬菜取代新鲜蔬菜。食堂原来用部分加工好的净菜,全部改为毛菜,自行加工。锅炉由过去的自动操作改为手动操作,控制压力,控制水温,协同用汽单位蒸饭、消毒时间,减少了跑冒滴漏情况,2007年仅锅炉用柴油量一项比上年就节省了80吨,节省费用50多万元。浴室水箱以前总是冲满的,现在按洗澡流量适时注水,减少了浪费。

  2007年9月,学校对徐汇校区白领“蹭饭”进行了专项治理,专辟大餐厅为持卡师生服务,确保师生利益少受或不受影响,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就餐,加强全程管理和现场管理。此外,学校还采用以外补内的办法,利用交大团膳品牌优势,开辟社会餐饮市场,用校外市场的盈利来补贴因涨价造成的校内市场亏损。

  校领导关注食堂饭菜价格的消息在校园传开,不少同学表达了他们的观点。法学院大三学生小王说:“现在高校的后勤已经社会化了,外边物价都在涨,学校近一年都保持饭菜价格不变,多少违背了市场规律,后勤部门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很感谢学校能够为我们营造这样的校园餐饮环境。”机动学院研二的邹同学说:“如果学校能够形成对学生价格予以关注的制度,那就最好了。”

 

    (发表于2008年3月10日《上海交大报》头版。发表时题为《张杰:稳定食堂饭菜价格切实保障学生生活》,第一段移除。摄影作者不详。网络编辑: 郑茂。报纸编辑:顾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