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我校召开2009年暑期人才培养工作会议
( 网络版
,返回
)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9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暑期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在奉贤海景海港大酒店召开,研究探讨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校长张杰、校党委副书记徐飞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人员听取了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学指委的工作报告,展开了专题研讨。副校长印杰主持会议并代马德秀书记作书面发言。
教务处处长江志斌作关于实施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报告。他指出,新培养方案的最大特色是明确提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三位一体”的我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纳入其中,以求本科教学的各项活动均能围绕明确的目标展开,并使整个目标体系得到切实的落实。“意见”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认真、严格、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校上下必须为此不遗余力。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朝辉作关于改进培养方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报告。他介绍了我校近年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与不足,并提出研究生培养的发展目标与工作思路。杜朝辉指出,目前我校研究生工作存在优势学科较少、生源质量不高、培养模式不够合理等问题,亟需创新研究生招考方式以提高生源质量,着力提高研究生待遇,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并改革博士生导师选聘机制,突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学指委秘书长朱健作关于夯实“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报告。朱健分析了部分国内高校在积极培养学生骨干并输出到全国各区县、国有企业重要行业等的先进做法,介绍了我校成立致远学院、优才学院、创业学院,以培养未来的学术大师、治国英才和产业巨子的计划,以及让学生在毕业时拿到知识、能力、素质三张证书的设想。针对不少学生忙于上网而懒于锻炼的情况,朱健提出,应该重视学生体能体质,重新倡导“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大学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三者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人才培养为其中最根本的职能。”党委副书记徐飞讲话指出,大学探索和传承普遍学问的场所,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是大学的应有之义。徐飞希望,教师们做出表率,培养做学问的真性情,从而把学生从为学的工具理性转变为价值理性,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追求。
在听取三部门负责人及徐飞副书记发言之后,校长张杰院士发表讲话,进一步阐述良好人才培养体系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作用,号召大家协同努力,把交大建设成为充满大爱的校园。他指出,教务处、研究生院、学指委等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成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交大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必须主动出击,开拓创新,交大的学者不能满足于对已有成果论文的修修补补。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既不能放松对他们学术质量的要求,又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张杰同时指出,要关心教师收入的持续增长,改造和新建一批文体设施,切实增进教师福利待遇,让大爱充满校园。
针对会议的几个主体报告,与会人员分组展开了专题研讨,畅所欲言,为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献计献策。
党委书记马德秀因当天另有安排,未能赴会,专门委托印杰副校长作了书面总结发言。马德秀指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理念。这既是对大学传统的坚守和传扬,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发言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研究生教育以科学研究为依托,而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要强调科研反哺教学。马德秀强调,要调动教师积极性,营造全员育人的环境,发挥学生工作队伍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作用,形成人才培养工作的合力,努力开创全员育人、合力育人新局面。
印杰副校长总结肯定了此次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提出了作为交大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担负的责任,以及如何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并对下一步的人才培养工作以及新学期任务进行了部署。他要求与会人员认真学习领会领导讲话精神,协同努力,把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落到实处,完成好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创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
(2009年9月7日《上海交大报》头版
。撰文:董少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