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闵行区政府来校调研 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 网络版返回


  为深入推进三区联动工作,继马德秀书记、张杰校长分别在闵行区委中心组学习会、闵行区委党校做有关三区联动的专题报告后,4月29日,闵行区人民政府程向民副区长、蔡小庆副区长率课题组一行20人专程访问我校,就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课题进行调研。双方畅所欲言,既提出了中长期区校联动的构想,又对许多现实的问题展开探讨,成效显著。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出席调研会,副校长张世民主持。


立足闵行 发展空间无限


  我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对课题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对上海交大发展的密切关注。她说:“上海交大在发展历史过程中选择了闵行,我们对此无怨无悔!同时,锐意进取的闵行,活力激扬的闵行,为交大未来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交大在徐汇创造了第一个百年辉煌,交大将在闵行创造第二个百年辉煌。”马德秀书记强调,城区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区,考虑闵行率先创建现代化城区的着眼点,考虑交大在服务社会中冲击一流的突破点,三区联动关键在于要走通区校联动创新路,找到区校双方联动点。

  闵行区人民政府程向民、蔡小庆两位副区长表示,交大马德秀书记和闵行区孙潮书记对加强区校联动经过长期沟通,达成了许多共识,提出了明确的设想和要求,闵行区已经将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作为今年区委、区政府的重点议题和重要工作之一,并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他们说,交大因地处闵行而自豪,闵行为拥有交大而骄傲!希望能够通过课题组的调研,促进区校联动,更好地服务于上海交通大学,让学校早日迈进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合力建设体育文化活动基地


  在调研会上,学校领导和各部处负责人开诚布公,围绕区校融合分析目前存在的困难与障碍,并提出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

  张世民副校长指出,交大在沧源路沿线有菁菁堂、网球场、光明体育场、游泳池、新体育馆等体育文化设施,这一带可以由交大与闵行区合作共建,打造成为体育文化活动基地,为交大师生与社区居民所共享。如此一来,可以缓解学校在整修、改建方面的经济压力,让这些设施发挥最大的效应,提高校区与社区整体的文化品位。

  校办、党办等部门负责人提出,目前交大闵行校区周围的标识与画面宣传有所欠缺,希望可以在A4高速、沪闵路等有关位置设置指路标牌,将现有路牌上的“经一路”加以改动,辟出一定的广告标牌用于宣传交大的形象。科研院探讨了在闵行校区周边划拨地块建立科研中试基地的可能性。

  资产处、后保处、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提出,希望闵行区为交大教职工购买住房提供便利,协助解决新引进人才子女的就学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升闵行校区周边的商业品位,让交大教职工安居乐业。组织部、团委分别就区校干部挂职交流、学生干部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达成共识 推进共建 实现共享


  在学校领导及部处负责人提问题、谈建议之后,闵行区政府各级领导做了发言。江川路街道、吴泾镇负责人提出,目前校区与社区的互动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需要探究深层互动的长效机制,学校周边的治安管理需要共同加强。闵行区科委提到,需要对教师创业的问题予以关注,进行引导。

  蔡小庆副区长说,调研会有一种融洽的气氛,对闵行区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课题组会对学校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认真考虑,分层次加以落实。程向民副区长说,服务高校是区府的责任,调研会的主旨在于达成共识、推进共建、实现共享;期望区校双方能够实现联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张世民副校长对课题组的工作再次表示感谢。他说,随后交大也将开展专题调研,倾听闵行区的想法,为闵行区的发展贡献交大的力量。
 

 

                  (发表于2008年5月5日《上海交大报》。供稿者:董少校。摄影 :武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