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军训团举行应急疏散和救援演习
( 网络版
,返回
)
地震突然袭来,正在上课的同学如何逃生?宿舍里受伤的同学如何自救?8月20日下午,上海交大军训团举行应急疏散和救援演习,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四百多名同学分别在教学楼和宿舍楼参加快速撤离、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全面营救四个课目的演习。
警报一声响,地震来了!原本平静的东上院教学楼顿时骚动起来。分布在三个楼层的200名同学迅速离开教室,沿最近的楼梯疏散下楼,到附近大路上集合。84秒后,全部同学到达集合地点。这天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101天,通过演习,官兵们向逝者表达祭奠,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宿舍区是另外一番景象。紧急情况信号发出后,正在宿舍里的同学迅速疏散,奔向指定的安全地点。以15秒、30秒、45秒、60秒为时间节点,工作人员分别计数逃出的同学的人数。在第60秒,空中响起了第二次警报,因受伤而没来得及撤离的同学自救躲避,就近蹲在墙壁边、躲避到书桌下。来自国防生连和医学院的救援队员冒着“浓烟”冲向宿舍楼,展开搜救。他们立即对头部受伤的同学进行止血包扎,对断胳膊的同学进行简单固定包扎,搀扶着脚扭伤的同学,到达救护地点。
上海交大2007级学生军训团团长兼政委傅志刚表示,通过实地测试,军训团得到了关于人员疏散的第一手数据,接下来将进行深度分析,以供学校制定相关预案时作参考。他说:“救援人员原本掌握一定的专业救助知识,这次又得到了一个模拟演练的好机会。通过应急疏散和救援演习,四百多名同学感受了灾难到来时的气氛,增强了自救与互救的技能,也锻炼了军训团的协同组织能力。”
军训伊始,学校就向每位参训同学发放了《高校军事技能训练教程》,其中包括野外自救互救、火灾疏散方面的知识。为更好地应对地震之类的突发特大灾害,军训团还专门印发《地震逃生手册》,向参训师生介绍防震、紧急避险、震后自救等基本技巧。
普训期间,来自医学院的参训同学组成宣讲小组,深入连队,向参训同学现场演示战地救护知识,包括头部、胸背部、腰腹部的包扎,还有心肺复苏中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身外心脏按压等,二营有五百多名参训人员现场观看。一位看过演示的同学说:“以前总觉得人工呼吸很尴尬,现在我对这种救助方法多了些感性的认识。如果掌握这些技能的人多一些,灾难发生时就能及时挽回很多生命。”

(发表于2008年9月1日《上海交大报》,未单独署名。供稿:董少校
陈丽璘 摄影:军训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