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创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特别报道


大生命科学平台测试组:迎世博盛会,展女性风采
 

( 网络版返回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生农医药-大生命科学平台”(简称“大生命科学平台”)测试组是一个由七位女老师组成的机组,她们分别是朱娜、刘玉敏、侯敬丽、喻文娟、王瑞斌、吴节莉和王渊龙。七位老师所学专业涵盖生命、化学、药学、材料等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集体。她们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科研服务的精神赢得了社会行业和校内师生员工的广泛赞誉。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府迎世博600天行动部署,测试组七位老师精神振奋,积极投入到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创建行动中,以优质服务迎接世博,树立文明服务形象,展现交大女性风采,力求为2010年世博会和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做出新的贡献。

 


  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与合作

  大生命科学平台测试组积极参与上海市研发公共平台建设,多台仪器设备纳入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体系,帮助众多企事业单位解决生产和科研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测试中心于2001年成为具有国家计量认证资质的权威单位,大生命科学平台部分仪器设备纳入这一体系当中。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仪器所提供的测试数据具有法律所规定的效力,可以客观公正地提供检测数据和报告,行业公信度较高。

  “婴儿肾结石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不久,大生命科学平台测试组刘玉敏、喻文娟、王渊龙三位老师组成三聚氰胺检测小组,针对奶粉检测的相关标准样品和技术手段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准备,率先在中心内部开展了实验检测工作。三位老师查阅了大量文献,对市场上多个品牌奶粉进行检测,初步掌握了三聚氰胺的提取净化测试方法。2008年11月,在国家质检总局面向全国组织专家开展快速检测的筛选工作中,分析测试中心成为首批具有“三聚氰胺”检测资质的测试单位之一。

  几年来,大生命科学平台测试组为全国各地特别是上海市的众多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测试分析服务,并与多家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例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等,在行业内赢得较高信誉,社会效益显著。

  为校内外科研提供有力支撑

  分析测试中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校内外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测试服务,中心的老师们都担当着幕后英雄的角色。大生命科学平台测试组七位老师根据课题组提出的要求,经常加班加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科学的分析测试数据,为教授们的科学实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里凝聚着她们的智慧和努力。

  大生命科学平台是一个新兴的科研服务平台,大部分仪器是全新的。为了熟练操作仪器,快速掌握使用要领,七位老师下足了功夫,做了大量的测试准备工作,在短期内掌握了仪器操作要领,还不断总结经验,相互交流,得到了各课题组老师的一致好评。

  为了将分析测试工作做得更好,让分析数据更加科学精准,大生命科学平台七位老师在承担了大量的分析测试工作之余,还主动自我加压,在科学研究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与院系老师合作、独立申请研究课题、参与企业技术服务等各种形式,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在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积极参加实践教学改革

  大生命科学平台测试组七位老师不仅在科研服务、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还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方面另辟蹊径,取得了丰硕成果。大生命科学平台测试组成员在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为科研提供高效服务的同时,注意充分利用仪器资源、师资力量和多学科信息资源,将大型先进仪器引入实践教学环节,参与部分院系的实验课程教学。这一方面培养了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获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为学校教学科研上水平做出了贡献。

  朱娜、刘玉敏两位老师针对不同学院开设不同特色的仪器应用课程(如物理学院《固体物理实验方法》、环境学院和农学院《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等),根据学生所在院系的特点自行编纂教材,积极投入人才培养工作,重视提高教学质量。核磁仪器是大生命科学平台中的重要的仪器,大生命科学平台组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举办贵重仪器知识系列讲座和科技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增进他们对交叉学科的认识。大生命科学平台测试组将仪器使用、科研服务与本科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中心的科研项目,推行本科生研究计划10项。此外,刘玉敏老师的“一流科研平台,培养创新人才”还获得了上海市教育成果三等奖。

 

  (撰文:董少校。摄影:分析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