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喜庆百年华诞

( 网络版返回


  百年辉煌,薪火相传。2008年10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电气百年庆祝大会在闵行校区菁菁堂举行,电气校友返校日系列活动同时展开。海内外电气工程界知名人士、交大电气校友、在校师生等共1500余人共襄盛典,庆祝我校电气工程学科百年华诞。

  上海交大副校长印杰出席大会并致辞,对电气工程学科百年华诞表示热烈祝贺,向返校参加庆祝大会的嘉宾校友表示欢迎和感谢。印杰副校长回顾了交大电气在过去百年间的光辉成就,表达了电气工程学科成为世界知名的一流研究型、创新型专业的愿景,寄语电气师生传承百年底蕴,再铸新的辉煌。

  我校电信学院党委书记张安胜主持庆祝大会。电气工程系系主任江秀臣介绍交通大学电气学科百年历程及当今系情。49届校友汪耕、63届校友秦和、91届校友董增平等分别发表感言,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祝贺电气学科百岁生日。电机系69届校友梁大为担任庆祝大会司仪。

  电气工程系系主任江秀臣、思源电气总裁董增平共同为上海交大——思源数字电力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以建立智能的、经济的以及更加清洁的电力为目标,从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入手,研究数字化电网的基础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董增平校友铭记校训、回馈母校的义举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上海市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奚询宣布设立巾帼奖学金、奖教金,并作倡议发言。2006级电气研究生刘艳敏、施耐德亚太地区研发中心总监欧阳浩康等也分别发言。国家电网公司生技部主任王益民校友做“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与展望”专题报告。

  由党委书记马德秀作序的《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志》近期面世,并于庆祝大会当天赠送给海内外嘉宾校友。该书是《电气期颐——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纪事》的姊妹篇,对电气工程系的教学、科研、实验、师资队伍等进行了具体深入的记述。马德秀书记在序言中指出:“它记录的不仅仅是电气工程系的历史,也是一部始终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工业发展史,更是一部追求我国工科教育事业强盛发展、展现中华民族繁荣壮大的创业史。”

  电气学科百年庆典期间,学校还将举行“施耐德电气研发领域以及电气与电磁仿真在电气产品研发中的应用”、“非线性优化新的全局性方案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及“20KV配电电压的应用和推广”等三场学术报告会,并举办校友联欢晚会。

  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是中国第一个电机(气)学科,1908年,由时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校长的唐文治先生主持创办。一百年来,该学科敢为人先,缔造了中国多项“第一”:第一个电机实验室,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第一台电视,第一门无线电课程,第一辆汽车……从这个中国工程师的摇篮中,走出了许多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杰出人物,如江泽民、陆定一、王安等;历届学生中有朱物华、丁舜年等35位成为我国两院院士。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的成就是我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撑起今日中国信息化时代之脊梁,也对我国相应学科及主要研究领域的形成做出了奠基和开创性的贡献。

  如今,上海交大电气工程学科已成为中国高校中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类专业之一,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方面处于国内高校同类学科领先地位。面对国家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针,历尽百年辉煌的中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发表于2008年10月20日《上海交大报》、第54期《思源》。供稿:董少校。摄影:武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