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2009长三角16城市服务经济指数在安泰学院发布
 

( 网络版返回


  6月2日,由陈宪教授主持完成的“2009长三角16城市服务经济指数”在我校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发布。副校长郑成良教授出席发布和研讨会并致辞,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主持活动。相关领导专家、长三角16城市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出席活动,并展开研讨交流。

  根据国务院2008年9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2008年5月第一次编制发布的“长三角地区16城市服务经济指数”,我校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服务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再次编制发布“2009长三角16城市服务经济指数”,目的在于通过连续性的工作,动态地观察长三角16城市服务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具体地揭示各个城市服务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为这些城市发展服务经济提供有益的启示,为城市制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进而为长三角地区服务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此次编制和发布的指数在指标体系方面与“2008中国城市服务经济指数”保持一致,包含规模、结构、效率和潜力4个分类指数,由18个指标构成。与上年相比,除杭州和无锡、舟山和常州、台州和绍兴在位次上互换外,其余12个城市的位次均无变化。排名结果显示,上海居首位,南京、杭州和无锡紧随其后,南通、扬州和泰州位列最后三位,16城市之间的差距依旧显著。

  该指标体系中的数据绝大部分来自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和各类专业年鉴,个别数据来自有关专业部门的公开出版物或网站。研究人员发现,16城市的官方统计信息网提供的统计信息服务有很大差别,目前的统计标准和统计要求尚不适应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城市还没有为“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做好充分准备。

  针对目前16城市服务经济的具体发展状况,以及各城市间服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与特征,课题组提出两点建议: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联动发展,实现长三角区域间的产业联动、政策联动和项目联动;加快推动长三角地区二线城市服务经济发展,实现同中心城市的错位发展。

 

 

  (2009年6月8日《上海交大报》 。撰文:董少校。摄影:武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