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大学排名:推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访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

 

( 网络版返回

 


  近来,大学排名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大学排行榜遭遇潜规则”、“大学排行榜污染学术空气”等言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议论。大学排名历史及现状怎样?大学排行榜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上海交大高教院推出的大学排名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

  刘念才教授认为,大学排名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日益彰显,无论人们支持还是反对,大学排名都将继续快速发展,因此要理性对待、合理使用,加强研究、不断完善,使大学排名成为推动世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排名是一种全球性现象

  刘念才教授介绍,大学排名是一种全球性现象,世界上几乎所有高等教育规模较大的国家都有大学排名存在。自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美国大学排名以来,美国已有几十个机构发布了形形色色的美国大学排名。《泰晤士报》于1986年发布了英国大学排名,《明镜》周刊于1989年发布了德国大学排名,《麦克林》杂志自1991年起开始进行加拿大大学排名,《钻石周刊》自1993年起开始发布日本大学排名。此后,这些国家中又有多家机构相继发布各类排名。

  近几年来,意大利、瑞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斯洛伐克、哈萨克斯坦、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巴西、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日利亚、突尼斯等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国家也开始出现对本国大学的排名。

  我国大学排名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影响较大的排名主要有:网大的“中国大学排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研究生院排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和“中国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o大学周刊》的“中国大学排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级学科评估”等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大学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相继出现了若干个国际性的大学排名。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其网站上用英文发布了世界首家多指标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500强,并在2004、2005、2006、2007和2008年进行了更新。目前,世界上已有十多个全球性的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在批评质疑中规范发展

  刘念才教授认为,大学排名通过对大学间可比信息的加工处理,以直观的结果显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了解大学的需求。学生和家长可以使用排名来缩小备选就读学校的范围,雇主用排名作为员工招聘的参考。在政府层面,尤其是对那些尚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国家,排名可以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为政府资源配置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对大学而言,排名可以成为发现竞争对手、寻找合作伙伴、制定赶超目标的工具,也是大学向投资者和公众说明自身工作成绩的证据之一。

  但是,大学排名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批评和质疑。经常被提出的问题包括:排名的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排名所用的数据是否可靠?排名结果是否得到了正确的解读?来自学术界的深入思考还有:大学的一些重要特质是否在排名中被反映出来?声誉调查和民意测验是否存在方法上的缺陷?排名是否会导致大学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大学失去特色?等等。

  在刘念才教授看来,无论人们是否认同大学排名,它们都真实、长期地存在着,并且快速发展着。大学排名对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面临的问题就不再是大学排名应不应该存在,而是应当如何引导,促进大学排名健康发展。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美国华盛顿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IREG),并陆续组织召开了三届国际会议,加强大学排名研究,探讨有关大学排名本身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2008年4月,“IREG学术排名与卓越国际协会”在波兰华沙正式成立。该协会在为大学排名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通过组织自律的方式规范大学排名活动,引导用户正确使用排名,使排名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大学排名从宏观上提供了高校间可比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信息。但是,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的排名指标体系中会有不同的名次。刘念才教授指出,要根据排名的目的和指标体系来解读大学排名的结果,理性地把大学排名作为大学评价的参考依据之一,任何过渡渲染乃至滥用排名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ARWU是一项给西方国家制定标准的成果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是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其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独立研究完成的,于2003年通过网站(http://www.arwu.org)首次公布,并不断更新。刘念才教授是ARWU制作团队的负责人。

  ARWU以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主要指标,具体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各学科领域论文被引用率最高的教师数、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折合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以及师均学术表现等。ARWU的指标体系中不包括声誉调查等主观因素,采用的都是可以验证的第三方数据。刘念才教授说:“上海交大高教院将ARWU的目的、方法、数据来源乃至存在的问题等内容都公布在网站上,每所大学都可以通过与其它大学的数据比较对排名结果进行核查,整个排名完全透明,当然也不存在所谓‘潜规则’。”

  作为世界首家多指标的全球性大学排名,ARWU自公布以来,被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的主流媒体报道或引用,加州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东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一批世界名校在自己的年报或主页上进行了报道。ARWU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还影响了多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它引发了多个国家对高等教育体系的反思和资源配置战略的改革。此外,ARWU还引领了全球性大学排名及相关研究,促使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大学开始关注世界大学之间的定量对比分析。

  刘念才教授援引一些西方人士的话说:ARWU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中国各行各业中少见的给西方国家制定标准的创新成果,值得中国人自豪。

  任何大学排名都是有争议的。刘念才教授坦言,ARWU也不例外,它体现的仅仅是看待大学国际地位的一种视角。ARWU存在的问题包括:在方法论层面,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三者在排名指标与权重中的合理体现,非英语发表论文的引入,国际奖项的选择,以及获奖者的经历梳理等;从技术角度讲,大学的界定与名称问题,数据的收集与数据库的清理,以及论文如何归属到正确的大学和学科等。目前,ARWU制作团队正在认真研究上述问题,不断完善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网站截图

 

 

刘念才教授在办公室


  (撰文/摄影:董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