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学生进步是我最大的快乐

——记思政教师林玲老师

( 网络版返回


  她叫林玲,是电信学院的一名思政教师,前不久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思政之星”。

  认识林玲的人都说,她是一位认真细致、乐观开朗的好老师。她的工作面向成百上千的学生,每天都频繁地和他们打交道。她辛勤地付出,十几年如一日,不计回报,甘做学生成长历程中的领路人;而面对生活里的不幸,她淡然一笑,把苦难留给自己,把微笑留给他人。林玲怀着一颗火热的心为学生真诚付出,在奉献中成就着人生的精彩。

 

在思政教师的岗位上,她为学生奉献了十八年


  参加工作以后这些年,有两次工作申请特别让林玲感到难忘。1990年,她在交大党委办公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兼做电力学院的班主任。林玲很快就发现,她对学生有一种天然的好感,性格上来说更适合做学生工作,于是郑重向领导提出了去学院的申请。两年后,组织批准了她的请求。还有一次申请是在2003年,电信学院的本科生将首次从闵行校区毕业,而当时学校的办学重心在徐汇校区。正当学院领导为谁来负责就业工作而发愁时,林玲主动站出来说:“我已经做过学生事务、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唯独没有负责过就业,这份工作就让我来做吧。”从此,她转战到闵行校区,把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送上工作岗位。

  林玲前前后后带过很多班级,但要说从大一到大四带到底的,她只带过一届学生,别的时间都是服从学院的整体安排,以带毕业班为最多。领导和同事都知道,林玲是做学生工作的“老法师”,最难管的学生交给她,保准没错。开学第一周,她要制定毕业生就业的总体规划,策划两个专业的思政工作,还要关心学籍有异动的同学……在林玲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一个笔记本,上面用十几个页码记录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有的还用横线特别标注出来,并记下谈话的要点。可以说,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包含着林老师的倾心付出。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林玲把心铺在学生身上,一丝不苟,到现在已有十八年。开学第一天,她把发送短信到每位同学的手机上,问候他们是否平安到校,家庭和生活有没有出现什么新情况。她认真对待同学们的来电、来信、来访,为他们答疑解惑,把工作具体到每一个人。目前,林玲不仅主持电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的工作,而且还是2004级测控、自动化两个专业本科生的思政老师,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几种身份交织在一起,每天的工作都千头万绪。林玲以工作为乐趣,经常琢磨着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她说:“我这个人没有多大的追求,能够和同学在一起,帮助他们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很开心了。学生的进步是我最大的快乐。”

 

当苦难降临时,她依然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里,前来向林玲老师寻求帮助的同学有四五位,他们有的领取三方协议,有的给成绩单盖章,有的询问自己的不及格情况,林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予他们满意的答复。小王也是来访者中的一位,他已经毕业几年,有点户籍方面的事情想向林老师咨询。“本来在电话里也可以问的,不过觉得好久没有见林老师了,这次就回来看看她。”小王说,当初自己曾做过林老师的助手,大学四年里受过她很多教导,尤其对她的和蔼、开朗念念不忘。“那时候我经常亲眼看到,有同学灰头土脸地进来,和林老师谈话后,心平气和地离去。”办公室的同事也说,微笑是林玲送给周围人们的第一张名片。

  然而,包括小王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曾知道,林玲的家庭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处境。她有一个残疾的女儿,经常生病,时刻离不开大人的陪护。医生说,她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在工作之外,林玲花费了很多精力照顾女儿,为她求医问药,努力提高她的智力水平。

  知情者禁不住会想:面对不幸,林玲肩上负载的是一副怎样的重担?她该怎样调整心情,面对日常的学生工作?可不管怎么样,她抗过来了,而且各方面都协调得很好。她说:“生活并不是想象的那样艰难,生病的女儿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面。把女儿照顾好是我安心工作的前提,她的平安和开心同样让我觉得满足。她特别开朗,每天在阿姨的陪同下去阳光之家,与社会保持接触。女儿的医生是长征医院的何英教授,医术好,医德更好,非常体谅病人和家属。我有一个健康的儿子,聪明可爱,我可以把我对教育的理解放在他身上。另外,我喜欢眼前的工作,身边有非常优秀的队员,他们都非常聪明,工作中形成了很好的配合,这些都让我感到非常欣慰。”林玲胸怀里装着的是一颗透亮的心,一颗感恩的心。

  对学生的爱和对家庭的爱是林玲生活的两个方面,当这些在她心中融合时,奇迹就会随而产生。自2003年以来,电信学院的就业工作连年得到学校的肯定,特别是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次获得全校就业工作一等奖。这对林玲与她的团队是莫大的认可和鼓励。伟大来自于平凡,奉献在点滴之间。她,一位承担着家庭重负为学生操劳了十八年的思政教师,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
发表于2008年3月31日《上海交大报》头版。报纸编辑:顾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