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闵行大学园区四高校联袂放歌赞青春迎奥运
( 网络版
,返回
)
唱响青春的旋律,放飞奥运的梦想。4月16日晚,“青春放歌”2008年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闵行大学园区联演晚会在菁菁堂举行。整台晚会以“迎奥运、迎世博、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由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电机学院及东海学院四所高校联袂演出,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北京奥运的期盼之情。
“青春放歌”晚会包含了舞蹈、独唱、诗朗诵、交响乐等多种节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是闵行大学园区四所高校文艺精品的大展演,也凝聚着他们的真挚友谊。主持人由四校同学共同担当,配合默契流畅。由交大和东海学院同学带来的轮滑街舞表演《青春飞扬》动感又欢快,而四校学生同台演唱的歌曲《与青春有约》轻松自在,表达了他们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与赞美。
上海交通大学为上海市交响乐艺术实践基地。乐团创建于上世纪20年代,1981年成立室内乐团,1984年成立学生管弦乐团,艺术总监暨首席指挥是我国著名指挥家曹鹏教授。基地曾多次代表学校及上海市大学生参加演出,在国内外比赛中拔得头筹。这次学生交响乐团为观众献上了《命运之力》和《西班牙随想曲》两个节目。在时间的流淌中,观众感受着命运的苦难与抗争,体会到那份来自生命深处的汹涌激情。丝弦五重奏《海韵》舒缓妙曼,别有一番艺术情调。
女声独唱《我爱你中国》深情款款,唱出了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男声独唱《母亲》嗓音厚实,讴歌伟大的母爱。电机学院同学带来的配乐诗朗诵《英雄王》以沙场的战斗和眼前的幸福生活作对比,赞颂英雄的光辉业绩。在浓郁的新疆风情中,歌舞《麦西来甫》唱出了爱情的甜美。歌舞《新贵妃醉酒》将通俗唱法和京剧的角色反串结合在一起,歌声时而洪亮、时而轻柔,让人耳目一新,赢得了阵阵喝彩。
作为上海大学生舞蹈艺术实践基地的华东师范大学为晚会献上了精彩纷呈的舞蹈类节目。开场的鼓乐气势浩大,震动天地。在舞蹈《床前明月光》里,裙裾飘飘的年轻舞者身在古典优雅的氛围里,一招一式又尽展青春靓丽风采。《给心放个假》裙装色彩绚丽,礼赞生活的平和美好。健美操是入选北京奥运会啦啦操的节目,他们在舞台上玩起空翻、垒人塔等高难度动作,配以精妙的丝带和呼啦圈表演,把观众带到一种昂扬澎湃的艺术境地。舞蹈《邵多丽》让人不由想到恬静柔美的江南,远处不时传来女子嬉戏的声音,如在梦中一般,意境空灵又透彻。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是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艺术团的保留节目,十几位舞蹈者身穿富有特色的传统服装,伴着时疾时缓的节奏,舞出了青春的气魄和风采。
“青春放歌”2008年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联演活动由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委联合主办。从4月8日至4月25日,以艺术实践基地为主体、周边高校参与的7个演出团体将深入大学园区和基层社区,为他们带去14场精彩演出,本次晚会为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上海市科教党委宣传处曹荣瑞处长表示,举办“春春放歌”系列活动旨在展示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的成果,增强基地之间、基地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高校文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上海交大党委宣传部刘玉祥部长说:“学校很乐意吸引外面的优秀节目进来,与本校的学生艺术团体展开交流,起到一种引领与提高的作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我们也鼓励原创,让优秀的文艺节目进入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不少师生观众认为,“青春放歌”晚会展现了大学生积极参与北京奥运的热情,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和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在奥运、世博即将到来之际促进社会和谐,营造文明高雅的社会风尚。




(供稿者:董少校。摄影 :武新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