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上海交大举办毕业生招聘会

应届毕业生薪金期望值普降

 

( 网络版返回

 

                 
晨报记者 董川峰 通讯员 董少校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2008届毕业生双向选择招聘会在闵行校区举办,202家来自本市和外地的用人单位现场设摊、万余名校内外毕业生参加。上海交大制订了“毕业生就业引导目录”,希望能改善毕业生的流向结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此外,一些大三、大二的学生也赶到现场探路。

学生:
期望薪金普遍下降


  昨天上午7点半,就有学生到招聘会现场排队了,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今年毕业生对起薪的期望值普遍低于往年。文科毕业生的求职期望起薪则更少,在2000元-3000元左右,而理工科的则稍高,达到4000元以上。上海交大法律专业本科生小陈告诉记者,看了学校发的用人单位目录,觉得有几家很中意,所以就早点赶来。她说,现在用人单位少,毕业生多,对于薪金水平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主要看中的是未来的发展机会。

  上海交大工程力学专业的王同学则觉得月薪4000元差不多,工作最好是工程方面的,专业能够对口,否则放弃了专业很可惜。而机械专业的一名男生则认为起薪应该在4500元以上。

  在昨天的招聘现场,有近5000名来自外校的学生,有的甚至从外地赶来找工作。来自湖北大学的王同学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她说现在自己有保底的单位,不过还没签,希望到上海来发展,月薪2500元左右就愿意干,不做本专业也行。

部分用人单位:
为环保现场不收纸质简历


  昨天,上海航天局、上汽、宝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等近40家重点领域行业的单位前来参会,此外还有来自北京、济南、青岛、沈阳等城市的40多家外地企业。来自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的招聘人员胡良栋告诉记者,希望上海交大的毕业生能够为造船事业多做贡献。这个领域需要人才,但现在很多学船舶专业的同学去做金融、做贸易,这种现象很让人痛心。他们最需要材料、造船、机械等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专业对口、身体合格,敞开大门,来者不拒。

  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在现场收获不少。招聘人员表示,他们不单看重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要强。当然,也注重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他们优先考虑本科生,起薪3000元-5000元。

  上海航天局一家单位则开出了第一年月收入博士不低于5000元,硕士不低于3000元,本科生不低于2000元的条件。而来自杭州的一家企业在招聘海报上用大字写着:“现场不收纸质简历。”他们向应聘学生发放宣传册,上面表明了公司简介、岗位相关要求以及投放简历的电子邮箱,公司人力资源部表示,简历要带走不方便。另外,这么做对社会来说也是很环保的。
 

学校:
希望改善毕业生流向结构


  上海交大今年为毕业生专门制订了“毕业生就业引导目录”,目录包括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中央企业和重要民营企业、“985工程”高校、省部级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主流媒体、重要金融机构、重要医疗机构、部队和其他单位,共347家用人单位,作为学校就业重点单位。

  上海交大学生就业中心主任刘建新在现场告诉记者,往年学校举办的招聘会中,外地单位所占比例往往少于一成,而且局限于长三角地区。交大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统计显示,约九成毕业生(含本科生与研究生)留在上海工作,选择当个白领,去外企就业的人多,去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就业的还不够多,这与交大人才培养目标和历史使命不完全符合。就业引导目录就是希望改善毕业生的行业和地区流向结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希望更多的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价值。

  对于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刘建新说,上海交大就业中心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实际工资比预期少1000元左右。在求职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和期望,他们的目标薪资也会变化。

 

    (发表于2008年3月2日《新闻晨报》 第A1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