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去徐家汇

 

返回

 


  这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上了公交车,去徐家汇。
  车里人不多,那些并排的座位上大都只坐了一个乘客。我往后头走,想找一排空位子,没有。坐哪里都一样了。
  其实还是不一样的。我看到有位女孩子坐在边上,望着窗外,背影很靓。我顺势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挨着大老爷们多没劲呀,旁侧是位姑娘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细看(当然是偷偷地)她的面容,闻到她身上或者头发里散出的香味,说不定还能搭搭讪,认识一下。我和前女友就是这么走到一起的。
  身边这女孩儿的头发用一条黑橡皮筋扎着,似乎有点凌乱。不过我还是觉得有种散淡的美。有人坐下来了,她并不回头,只是托着腮望着窗外。
  跟我那女朋友可真是有点像呢,她也有披肩长发。和眼前姑娘不一样的是,她不戴耳钉,她说扎耳眼会很痛。
  大概是在两年以前吧,也是在去徐家汇的公交车上,我认识了她。那次是我先上车的,坐在近走廊的位子上;她来了,要我让一让,到了靠窗的地方。我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她笑着问:是吗?问了以后我知道,她和我在同一幢办公楼里上班。怪不得呢。这样我就和她认识了,并且有了她的手机号码。
  她老家是乐山的,从武汉毕业了,来到上海。那时她刚刚在这边立脚,人生地不熟。我们经常一起乘公交车,也吃过几次饭,后来牵了手。
  我拿出报纸来摆在眼前,却没什么心思读下去。眼前的女孩儿一直都不回头,我越发好奇了,打量她也更加大胆。
  皮肤白嫩,很娴静。真的有几分像。看到她穿着猩红的条纹裤子,我一下子呆了:不会就是她吧?这两年在上海,除了她,我还没见过有谁也穿这样猩红的条纹裤子呢。
  那阵子我和她可真是打得一片火热——聊也聊得推心置腹,玩也玩得如胶似漆。只是,半年后的一天,她突然消失了,只留给我一张纸条:“我走了,你多保重。”我去她单位找,前台说,她交了一个月违约金,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办好了所有的离职手续;打电话到乐山,不通;她的手机也停了。我和她有过小矛盾,可是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态度那么决绝。朋友说:“人不可貌相,她可能傍大款去了。你还是死心吧。”
  可能她并不是适合我的人,所以我努力让自己不再想她。后来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处了五个月,结果还是分手。
  是她吗?以前她的手提包都很简洁,不会有什么图案,可是这个女孩的包上绣着金色的树和花。她的侧影却那么叫人眼熟!白纤纤的手指,肉嘟嘟的耳垂……我想起了和她一道乘车时候的温存。
  外面亮堂堂的,从车窗上看不到她的影子。她也不回头。我几次想碰她一下,跟她打个招呼;心头的想法还是被压了下去。我老是跟自己说:“稍等,看会儿报纸,等她回过头来再说。”
  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不行了,不行了。我折起报纸,鼓起勇气要和她说话,她却转过身来。我瞥见了她的脸庞,很柔滑的感觉,却又是陌生的。她挎起包,站起身示意我让一让,并不说什么,走了出去。车子到了徐家汇前一站,她下去了。
  她会在我的身边出现,也会从我的视野里消失。
  徐家汇到了。我在人群里四处打量,太阳耀得我睁不开眼睛。
 

 

                                               2006.02.19 雨水

 

 

      (发表于2007年1月22日《上海交大报》,署名奈若何。责任编辑: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