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经济学家吴敬琏主讲名人讲堂纵论“十一五”规划
( 网络版,返回
)
“‘十一五’规划的特色在于,它把实现从粗放增长方式到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放到了中心地位。”3月29日下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来到交大闵行校区,做题为“‘十一五’规划与增长方式转变”的演讲,为我校110周年校庆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光彩。
吴敬琏先生虽然已是77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气宇轩昂。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他旁征博引,讲述了他对“十一五”规划的独到见解,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
从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试图沿着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吴敬琏向大家分析了这条工业化道路的两个特点:一是采取投资和资源拉动的粗放增长方式,二是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支持经济增长。他说,这么做是很有问题的,会造成大量的资源耗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大跃进”片面地强调重工业的发展,不仅引发了经济的灾难,还带来了人的生命的损失。
吴先生说,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资源禀赋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试图实现从粗放增长方式到集约增长方式的改变,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内中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政府保持着对重要经济资源的配置权力,以GDP增长为主的政绩标准在引导着各级官员,财税体制存在较大的缺陷,等等。
吴敬琏指出,要实现从粗放增长方式到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为了保证市场制度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政府要提供法治环境、公正执法,要运用总量手段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要提供义务教育,要构筑基本社会保障网络等。政府领导人表明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决心,吴先生也对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持乐观态度。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重点
吴敬琏详细分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重点。一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的加工、制造、装配等行业在提高盈利率方面已没有多大的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附加值不断向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大有作为的。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能降低交易成本,促使各行各业以及整个经济效率得以提高。四是在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同时,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未来十年中,中国将有上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低效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的工商业转移,进行得好将使我国整体经济效率持续提高,缩小收入差距。
宾主互动共话股市现状和自主创新
吴敬琏热情回答了师生提问。对于关系到许多人切身利益的股市,吴先生还是相信以前自己提出的观点:中国股市是没有规矩的赌场,低收入者最好不要去。有人说“股市从股民手里圈走了两千多亿”,这个看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股市不是一个主体,买卖股票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吴先生还认为,政府出面去补股市的窟窿,这对广大的纳税人是不公平的。
对于自主创新,吴先生觉得划分政府和企业的边界非常有必要。苏联的做法是把国家作为创新的主体,由国家组织力量来搞研发并负责把科技成果投入应用,这未必有利于发挥科学家的积极性,还会造成权力寻租的可能性。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政府只要负责基础性研究,并在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给以必要的扶持和资助;但政府不能代替企业。
本次讲座开设了光彪楼主会场和一个直播分会场。交大学子对吴敬琏的到来投入了高涨的热情,多次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不少人站在过道上听完了演讲。一些市民也专程来闵行感受吴敬琏的精彩演绎。来自静安区委党校的退休干部商先生对记者说:“吴先生的报告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能把复杂的道理说明白。”据悉,这是吴敬琏在今年“两会”后第一次举行公开的时事报告。
校党委副书记潘敏主持了本次讲坛,我校110周年校庆办公室主任陶剑向吴敬琏赠送了礼物,吴先生也把自己最近的著作赠给交大。
这次演讲是我校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名人讲堂的组成部分。从2005年10月23日开办以来,名人讲堂先后邀请到杨振宁、阮次山、王蒙、朱军、丘成桐、吴建民等各界知名人士来交大作演讲,目前名人讲堂已在校园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成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高地。
(与陈慧合作。编辑:郑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