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吴建民作客我校名人讲堂畅谈和谐世界
( 网络版,返回)
3月28日,中国外交学院院长、著名外交官吴建民作客我校名人讲堂,笑谈国际风云,纵论天下大事,和莘莘学子一起展望了和谐世界的图景。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听取了报告,并代表交大向吴建民赠送了礼物。本期讲堂由校党委副书记郑成良主持。
时代的变化促成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去年年底,一位西方记者问吴建民对2005年什么事印象最深刻,他的回答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
吴院长说,时代的变化是国际形势的最大变化,也是和谐世界提出的依据。他列举了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不同把握,进而指出,对时代的认识不是小事。吴建民分析了时代发生变化的原因。一是人们对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二战中的伤亡人数有上亿人,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类似的悲剧不能重演。二是核武器的出现,它对想发动战争的人来说是一种威慑。美苏两国的核武储备可以把地球毁灭许多次,如果世界大战打起来,那将是全人类的灾难。第三,全球化是不可逆挡的趋势。各国呈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第四,战后西方世界进行了深度的改良。一次分配讲效益,二次分配讲公平,他们通过完备的保障体系维持了社会的稳定。第五,南北鸿沟在加深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吴院长说,当今世界存在着两股潮流:一种是和平、发展、合作,另一种是冷战、对抗、冲突。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三年花了三千亿美元,现在伊拉克仍然不得安宁,而且美国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对抗在加剧。对于朝鲜核问题,我们倡导六方会谈,通过和平途径解决问题。两股潮流在较量,其结果将会影响21世纪人类的命运,这也是我们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的动因。
办好奥运会、世博会将是对构建和谐世界的贡献
“2008年奥运年会是北京的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是上海的世博会,对吗?”吴建民院长说,不,它们不光属于北京、上海,更属于全中国。他用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国的例子证明,奥运会和世博会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主办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是中国人民百年一遇的大机遇,往后二十年也不会再有,我们一定要对这两项活动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吴院长和大家分享了他对奥运会、世博会机遇的看法。首先,这是开放的机遇。做大使的经历让他明白,外国人有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的认识会差别很大。这两个活动可以吸引大量国外的游客,把中国的形象展示给世界。其次,这是合作的机遇。两大活动会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为中国和世界合作提供广阔的平台。第三,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机遇。在镜头面前,人们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第四,这是凝聚人心的机遇。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心和心之间更加贴近。
中日应当世代友好下去
一个小时的主题演讲之后,吴建民院长和台下听众展开了热烈的互动。有同学问,在中日两国观点针锋相对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动用武力?吴院长回答说,解决国际争端有谈、打、拖三个办法,武力绝非唯一的选择。对于中日关系,我们要全面看、讲原则、有信心。中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很大发展,贸易额大幅增长,人员往来密切;对于三个政治文件,日本还是认帐的。我们坚决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因为里面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领导人去参拜,就是对人类反法西斯价值观的亵渎。吴院长还特别指出,日本并非铁板一块,国内同样有很多人反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矛盾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有开阔的思路,狭隘只会损害我们自身的利益。
吴建民院长在外交战线上工作多年,他的演讲纵横捭阖、张弛有度,赢得了阵阵掌声。许多同学还通过校园网观看了演讲的实况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