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无根的世界 ( 返回 )
经历了被钢管砸的厄运后,楼下的小树晒着夏天的太阳,慢慢抚平创伤,不想深秋时节却遭到更加悲惨的虐待——它们被连根拔起,离开绿化带,而后不知所终。 这是一排叫不上名字的小树,四五米高,在小区绿化带里长了很多年。长宁要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不惜血本对小区进行改造,搭起脚手架,粉刷居民楼。在涂脂抹粉的工程告一段落时,施工人员拆除脚手架,钢管硬生生地丢进绿化带里,而且特别扔到树冠上。不可避免地,这些小树伤痕累累,皮开肉绽。本来好端端生长着,却因美化环境之名遭罪,实在让人痛心。 我毫不怀疑,施工人员是来自乡下的农民工,但问题的根本不在这里。他们敢这么做,体现的是小区主事的意志和是非观:只要小区漂亮,政绩出来,就足够了,小树只是点缀,何足挂齿?随它去,无所谓。 时隔三个月,小树恢复生长。绿化带要进行升级,我以为会在原有基础上栽一些新植物,却完全想错了。包括小树在内的所有品类都被铲除,然后重新运来各种灌木花草,栽在里面。绿化带焕然一新,似乎离“文明”更近了。 生活在上海,我常常被这样的气氛包围着,飘飘无根,哀怜无助。从春天到秋天,小区里的环境全变了,路面重新铺设,居民楼外墙楼道粉刷一新,绿化带完全重来。我却高兴不起来。这些变化不是出于自然的生长,而是缘于外力的硬性植入。为什么要刨掉原来的小树?高大的芭蕉也被铲走了,树根只有小小的一团,我很怀疑挪到别处还能不能成活,抑或根本就是当作垃圾处理掉。 其实团花锦簇只是表象而已,新栽的花草能活多久是个未知数。我亲眼看到不远处一块空地从停车位变为绿化带的过程。原先的水泥用冲击钻戳破,清理时只运走表面部分,地平面以下仍是水泥碎块。他们从小区的其他绿化带铲下一层土,铺在上边,把碎水泥遮住。挖个坑,又接着栽种新运来的植物了。它们根扎到哪里去,怎么会有生长的后劲?主事者根本不管,随它去,无所谓。 不管居民楼的粉刷还是绿化带的改造,这些都是上边的事,普通居民根本说不上话。我曾向居委会和街道提意见,很快就惹来看得见和看不见的麻烦,一来二去,也就懒得跟他们理论了。上边自有一套逻辑,要把钱花出去,要立竿见影,要给更上边满意的交代。在他们眼里,单个的居民跟绿化带里的小树差不多,砸几下无所谓,看着不舒服就挖走,管你是什么感受。 于我,借助花盆种花养草,算是一种有限的补偿了。条件所限不能亲近大地乡土,只好在空中辟出一方安顿花草的天地。我准备了细土肥料,准备了喷水壶,让它们在小家里自由地扎根生长。眼前的盆里长着不下七种草,最茂盛的一棵长了十只缨子,足有一米高。秋风吹起,叶子黄了,茎折倒了,种子散到别处去。每日隔窗对视,几多怜惜,几多欣慰。 生活在无根的世界,奈何?大环境无法选择,小环境可以自己造。在风雨飘摇中,寻觅些许泥土,哪怕只有一小盆,扎下根去,让梦想有所支撑,让生命获得滋养。
2011-10-30
窗外的杂草盆,这里长着不下七种草。摄于2011年10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