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王志东: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无限的梦想

 

( 活动预告网络版返回

 

                 
  回忆创业历程,探讨硅谷模式,分享人生体验。6月8日晚,点击科技总裁、新浪网创始人王志东做客我校第五期“创新与创业大讲堂”,畅谈创业与梦想。他的演讲结合了自己在IT领域的工作经验,内容充实,形式活泼,受到了学子们的欢迎。
                 
  本次“创新与创业大讲堂”由安泰管理学院副院长顾锋主持。活动开始前,顾老师回顾了前四期演讲的情况,勉励同学们感受主讲人的经验、胆识和理念,努力探索无止境的世界。校团委王伟明副书记代表“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向王志东先生赠送了礼品。

 

创业是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无限的梦想的过程


  当今白手起家赚大钱似乎越来越常见了,社会上充满了创业的激情和意识。创业需要聪明的人,靠行政单位的人力分配是做不到的。王志东说,回顾互联网事业的发展进程,财富是最大的推动力,吸引了众多有志青年的参与。财富能给人安全感,让人做喜欢做的事情,甚至在朋友面前很有面子,所以这也是很多创业者的首要目标。
                 
  “财富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吗?”王志东指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似是而非。这些年以来,他接触了很多人,听说了很多故事,发现财富和幸福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对等关系。很多有钱人并不幸福,不少创业者在成功以后可能感到无奈和空虚。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38岁即因病去世,让国人震惊。准备创业的年轻人在举起财富的大旗时,心里也该想一想:我要追求的到底是财富还是幸福?
                 
  王志东说,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幸福的,创业就是一种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无限的梦想的过程,把个人的梦想变成企业的远景。比尔。盖茨的梦想是让世界上的每间办公室都用上电脑,Google的梦想是让人们方便地得到互联网世界的信息。创业者手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伴着公司的成长壮大,他们实现了心中的梦想,而且为社会做出贡献,让工作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

 

站在四十岁的门槛上,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创业是什么?如果理解为“创办一家企业”,那很多人都是创业专业户,因为在工商局注册一家公司成本非常低。在王志东看来,创业是“开创一番事业”,而他已经实现了两个创业的梦想:中文之星和新浪网。
                 
  在一段时间里,中国很多电脑里装着被破坏过的汉化软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少人鼓吹放弃汉字而改用拼音,与西方的软件语言接轨,以免远离信息时代,被迅猛发展的科技浪潮所抛弃。王志东立下宏愿:“让中国的软件与世界同步。”他成功开发了中文之星,总装机量超过一千万台,为社会尽了一份责任。时到如今,王志东的电脑里依然装有中文之星软件。
                 
  1993年,王志东创办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浪网。在接受投资之前,他提出了重新创业的四个条件:必须专注于做事,投资必须有足够的量,管理必须独立,管理者要有股份。新浪网曾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内中文十佳网站第一名,而王志东也带领网站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影响巨大。
                 
  2001年离开新浪之后,王志东又一次面临着人生的重要选择。进修?退休?他设想以后给孩子讲故事的情形,不愿讲到34岁就戛然而止,于是选择了第三次创业。他创办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面向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领域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专为白领解决即时沟通问题的Lava-Lava将于近日正式发布。
                 
  西谚云:“人生从四十岁开始。”站在四十岁的门槛上,王志东清醒地说:“前方的路很长,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回顾既往,中文之星和新浪网让他足以自豪;展望前方,第三次创业梦想的实现正可期待。

 

面对众多诱惑,不妨晚一点再作选择


  主体演讲结束后,王志东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继续探讨创业与梦想有关的话题。
                 
  当初成立四通利方后,王志东多方物色总经理,却没有成功,只好自己担任。在他眼里,经理人应该按照硅谷模式管理公司,这样才有可能上市,得到长远的发展。当上总经理之后,他为一种尊严和信念去实现硅谷模式,积极与海外公司展开合作。有同学问“硅谷模式”包含什么特征,王志东说:“我们说到一种模式的时候,要超越表面,抽取一种精神。我觉得,硅谷模式是专业化的,对技术和产品有足够的尊重;那里的收入是透明的,可以说是阳光财富。”
                 
  一位同学说:“现在很多人不是缺乏梦想,而是面对太多的诱惑,不知道怎么选择。结果呢,梦想太多,反而失去了梦想。对于这种情况,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王志东说,对于已有的两种或几种可能,如果经过很长的时间还是不能做出判断,那说明做出选择的时机还不成熟。遇到这种情况,王志东建议给自己一个延展期,在这期间发现更多的信心。选择之后,把80%的精力用在主要方面,另20%精力关注其他方面,条件成熟时进行选择的切换。王志东告诫同学们:“因选择太多而裹足不前,或者选择之后脚踩两只船平均用力,都是不足取的。”

 

 

          (责任编辑:郑茂。相关链接:演讲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