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校报学生记者赴韩国参加交流活动

 

交大新闻网报道相关转载返回

 
                 
  应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的邀请,7月23日至29日,2006中韩青年记者“传媒互动”采访团赴韩国访问,对韩国的政府机构、文化事业和风土人情进行考察。代表团成员都是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9所高校的学生记者,《上海交大报》学生记者董少校作为上海高校的唯一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在为期一周的考察中,他采访了电视剧《大长今》导演李丙勋,和代表团一起与韩国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代表团一行在韩国康津郡的农场里参观

 

  上海交通大学与韩国教育文化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蔡玉平处长介绍说,目前有高丽大学、汉阳大学、韩国工业技术学院等六所韩国高校和研究所与我校签订了校际协议。近四五年以来,韩国的留学生在我校留学生中的比例一直超过三成。2006年上半年,在交大的韩国留学生有633人,其中本科255人,硕士32人,博士1人,语言生345人。
                 
  在首尔市,代表团参观了韩国国会,并与郑清来议员展开对话。郑议员对年轻人的文化很感兴趣,致力于推动韩国游戏和媒体产业的发展。他热心地回答了学生记者关于韩国文化产业政策、动漫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提问。郑议员认为,韩国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市场,两国的经济、文化合作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韩国的影视剧在东亚地区很受欢迎,这引起了各位学生记者的密切关注。代表团一行访问了韩国南杨州电影制片厂,采访《大长今》导演李丙勋并参观了《大长今》主题公园。李导演说,厨师和医生都是很受关注的职业,《大长今》里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女主角在爱情和事业方面经历了波折而终获成功,这可能就是该剧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大长今》拍摄地,年轻的学生穿上剧中人物的服装拍照留念,非常开心。
                 
  代表团来到韩国国立艺术大学,和那里的师生们进行了坦诚的沟通。该校有AMA国际交流项目,每年都会选拔一批学生前去进修,两名中国留学生介绍了她们在韩国的学习生活情况。影像院院长金弘准阐述了他对中韩电影产业的看法,七位韩国学生记者与代表团成员分享了他们在关注社区新闻方面的经验。在Webzen公司,代表团了解了游戏的开发过程,并对他们在自主研发和开拓市场方面的努力深有感触。

 

 

代表团成员和韩国国立艺术大学的师生在一起


  主办方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节目,受到了中国大学生的喜爱。贞洞剧场上演了韩国的传统演出,既有歌剧、三鼓舞,又有室内乐和太平舞。演员穿着古式的服装,把韩国的传统艺术用美妙的乐音和精彩的场面呈现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相比之下,《乱打》秀给观众带来的是现代的快节奏的体验。五位演员动用锅碗瓢盆、刀叉菜肉等大量厨房用品,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哑剧。
                 
  代表团驱车前往全罗南道的康津郡,走访了当地的农场、码头、寺院、博物馆和其他文化遗迹。康津郡位于韩国南部,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康津郡的青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釉彩亮丽,造型流畅,现在依然热销国内外。代表团成员参加了2006全罗南道第一届工艺文化节的开幕式,与民同乐,感受广场文化的魅力。
           

    

 

代表团在韩国康津郡


  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代表团都受到了韩国人民热情的迎接和招待。活动期间,中国大学生记者接受了多家韩国媒体的采访,《中央日报》、MBC电视台等都做过报道。各位成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认识了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韩国,收获非常丰富。代表团的指导教师李铁铮教授认为,韩国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学习。
                 
  本次活动由中国高校校报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承办。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报》主编侯衍社博士担任采访团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宣传部长兼校报主编李铁铮教授为指导老师。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来自韩国的李旻泰博士为本次活动牵线搭桥并全程陪同,中国人民大学校报编辑部的降瑞峰老师做了大量的联络工作。
                 
  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成立于2003年6月,旨在通过各个国家间多种领域文化产业的交流,对各国的文化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相互间的合作。成立三年多以来,财团举办了韩中两国剧作家交流会、上海东方电视台制作全罗道记录片、2008北京奥运文化联欢会等二十多次大型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民间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是中国各高校校报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中国各高校校报之间的信息交流,推进中国高校新闻传播事业,培育优秀的青年学生记者和编辑,开展新闻传播和文化事业方面的国内和国际交流。我校是该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上海交大报》主编熊丙奇 教授是协会的常务理事。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专门致函韩国国际文化产业交流财团理事长申铉泽先生,对他和财团给予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协会秘书长侯衍社博士说,中韩青年记者的互动交流必将增进两国之间的友谊,对两国的文化合作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郑茂  摄影:降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