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别忘了他舅 ( 返回 )
家乡有种说法,正月里不剃头,据说是为了他舅。中间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吗?上了大学后我隐约听说,剃头就是“剃旧(舅)”,不吉利。 这中间实在说不上什么逻辑。别的时间理发就不是“剃旧”了吗?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理发店在整个正月里岂不是要歇业大吉,二月里又要人满为患。可是又未必。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舅舅的,于是就不用管那一套。而正月里不剃头的最大可行性在于,一般人们理发周期是一个多月,腊月底理一次,过年期间显得精神,然后转眼就出了正月。二月二,龙抬头,理发正有好口彩。这么说,正月里不剃头,倒也无伤大雅。 又到二月二,我去剃了个平头。头发长了不舒服,七八天之前我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了。理发师跟我说,外面店里这天都会涨价,不过她们没有涨,因为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头发短了自是清爽,不过我想的最多的,还是舅甥关系方面的事。 从记事的时候开始,我就经常听家人说,别忘了他舅。原来这里面有个故事。很多很多年以前的正月里,我舅舅去他舅舅家走亲戚,礼物没从自行车把上拿下来就跑进屋去了。他舅舅呢,对这样的事情非常讲究,你不拿下来,我也不去动,毕竟你是客人。在那个年代里,食品稀缺,少了这份礼物(按正规来说是收下一部分、回回去一部分),招待客人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我舅舅小,哪里在乎这些,吃过饭之后将回家,看到包还在车子上,没多想什么就走了。这事闹出了一些不愉快,舅舅往后不愿意再去他舅家出门。两家本来就隔得远,不几年过去,几乎成了断亲,感情变得越来越疏远。于是姥姥总结说:“别忘了他舅。”舅舅和妈妈都把这奉为信条,起初当笑话来讲,慢慢的却成了家门里的口头禅。 两个舅舅对我都很好。卖了棉花,崭新的角币分币都留给我,我包起来攒着,快二十年过去了,现在还放在箱子里。大舅憨厚老实,带着我去河边玩。小舅是汽车修理师,家里有数不尽的好玩意儿:扳手,轴承,线团……我常常据为己有。我离家在外这些年,从家乡到县城之间,小舅接送了几十次。他们对我好,那是没的说,舅亲外甥,自然而然,不需要什么理由。每年正月初一我都去舅舅家出门,妈妈也常在说笑间念叨一番,“别忘了他舅”。 现在我也当上舅舅了。小璐叫“大舅”,起初合不上嘴,现在已经非常顺口。寒假回家,大人的礼物可以从简从略,对她却一定要好好准备。我教她识数,给她拍照片,带着她上街玩。家里添了一口人,心里觉得快适又欣慰。 在电话里,小璐跟着大人对我说“上上海、找大舅、买好东西”,充满了天真的童趣。因为计划生育的缘故,往后小孩的亲戚越来越少了;现在交通和通讯都很便捷,哪怕不听到“别忘了他舅”的说法,小璐也会记得她这个大舅吧。
2008-3-9 二月初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