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交大复旦面试破旧立新
(网络版
,返回)

新报讯
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启动了上海考生的2009年自主招生面试。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交大改变了面试形式,由过去的“5对1”一轮面试,变为每位学生要参加A、B两轮面试。
面试前考生默背“参考资料”
昨天上午,记者在交大面试现场的候考室看到,不少学生正在默背自我介绍,还有学生拿着报纸、资料,大段背诵金融危机、奥运会、取消文理分科等近期的时政热点,“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前因后果、影响,我都背好了,总归有用的。”考生小何说。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几天前复旦自主招生的面试现场,来自复旦附中的考生小胡就告诉记者,他和另外9个同学组成了“考前复习小组”,每个人负责一件时事新闻的资料收集,然后再进行共享。
变换面试形式是否因为已有中学对考生进行的“应试辅导”?对此,交大副校长印杰表示,变换形式是想告诉中学、考生及家长,面试每年都在变,他们不必进行专门的准备,不要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来对付自主招生面试。
专家靠随机提问“破”应试
记者了解到,其实复旦和交大都没有面试考题,也不设面试题库,只会给专家们一些提问的建议。比如,建议面试官少提纯知识性和有明确标准答案的题目,转而提一些开放性问题,更多反映孩子的本性,而不是准备好的内容。
一位参与复旦自主面试的专家用的手法更“绝”。他告诉记者,“面试是互动,但是互动的前提是双方坦诚。我们希望学生有互动的能力,并不是想让他们谈出深奥的话题。如果碰到背答案的,我们会打断他们,问别的问题。”他还表示,“有些中学会事先给学生做一些准备。但实际上,用处不是很大。这种针对性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是失分。不仅我们听得出,而且这种回答往往不会很细、很深入。遇到追问时,有的同学背着背着就戛然而止,因为他背完了。”
○记 者|俞海燕|报道
○通讯员|董少校|摄影
(发表于2009年2月14日《
天天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