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燕子归巢

( 返回

 

小时候爱玩,见到飞鸟总会动歪脑筋:捉了麻雀点把火烧烧吃,捉着金翅就养在笼子里;野鹊飞得高,无可奈何,却也拿弹弓打过它的窝。唯独对燕子别有感情,不愿伤它,还欢喜它到自家屋檐下做窝。这很可能是受了老师教导的影响,燕子是益鸟,帮助人们捉除庄稼地里的害虫。燕子的样子也是可爱的,小巧玲珑,黑白有致,不论飞在春风中还是落在电线上,都是一副轻巧潇洒的模样。

以前我家是旧房子,南屋有好几个燕子窝。地上散着不大不小的一团白粪,也见怪不怪了。1991年,我家翻盖了新房,南屋不再是木粱加瓦片的人字型结构,而是砖墙加水泥盖板的平屋,墙壁和顶棚都抹着白灰,好看是好看,却不太适合燕子的生长。三伏天里,太阳晒得水泥板发烫,燕子窝处在热浪的包围中。记得有一年,雏燕趴在窝沿上散热透气,不小心掉下来摔死了几个,不由得叫人心疼。妈妈对燕子感情很一般,污了水泥地面是小事,乘凉时粪便落在席子上,那多么不爽。所以,我家住燕子总是断断续续的,部分年份有,部分年份没有。

今年暑假回家,看到南屋里有一只完整的燕子窝,我喜不自胜。它是从粱与墙的交接处开始垒的,中间比较宽敞,上边逐渐缩小,收口在粱的竖立面上。妈妈对我说,这里有过四只小燕子的,已经领飞了;我再细听,发现立面传出鸣叫声,哪怕天热也有,不知是不是新生的一窝。正下着雨,我想不用为燕子担心了,水泥板不再是蒸笼的顶盖。

雨下了两天,中间停过一阵,后面接着下。看着个别地方湿漉漉的墙壁,我渐渐有了另一种忧虑:燕子窝顶会不会渗水下来?以前有过这种情况的,漏下的水湿透了窝泥,最终让燕子窝垮塌下来。果然,当我再去南屋看的时候,雨水已经渗湿了大片墙壁,燕子的窝巢有一小半被湮成了深颜色,随时都有可能破裂。

怎么办,怎么办,可怜的大燕子小燕子们?我想找提篮接在窝下面,让雏燕摔下时不至于跌到水泥上。可那没用的,毕竟窝太高了,想找个支架垫垫提篮也难。怎么办,怎么办?雨暂歇的时候,我带着一块塑料薄膜到屋顶上去,辅以木板和砖头,压住那条恼人的折痕。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漏水的问题,不过我想,对缓解局部的渗水或许还是有用的吧。

在家住了一周,三天下着雨,是半年来最大的一次。午休时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声响,我祈祷天气赶紧晴起来,也希望燕子的窝巢能够坚强地挺过去。在天井里看到燕子飞进飞出,感念于它在我家落户,也为它的受苦感到揪心。每次路过南屋,我总是先低头看地,没有泥巴掉下来;再抬头看顶棚,燕子窝安然无恙,紧张的心情于是变得舒缓。想当初,燕子一口一口衔湿泥垒成窝巢,那是用心营造的家居,而不是一触即破的豆腐渣工程。太阳出来了,我庆幸燕子们度过了难关,而且,随着晴朗日子的到来,燕子窝一定会慢慢变得干燥,变得牢固。

小学在语文课本里学过《燕子飞回来了》,记述一大一小两只燕子飞回老家途中看到的山川人物,生动有趣。四年级下学期还学过《燕子》,作者郑振铎,从“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开始,课文配有彩色的插图。后来,我在许多诗词里看到了燕子的影子:“燕子归来寻旧垒”,多么通情达理的小生灵;“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赞美了燕子与人们相处和谐;“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安谧轻柔;“双燕归来细雨中”,是一副亦动亦静的绝美剪影了……

我家的房子建成十七年了,中间有过小修小补,可是不济事,房顶依然漏水;墙面变得黑不溜秋的,瓷砖已掉得不成样子。爸爸说,待我离开家里后就大修一次,不论是在外的人回家,还是平时家人自住,都会舒坦一些。家是幸福的所在,是心安的地方。想来,随着大修的进行,我家的面目会焕然一新,燕子的窝巢也会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吧?但愿。

 

        2008-7-28

 

第2-6自然段独立发表于2008年8月29日《新民晚报社区版》(即《闵行新闻》)第9版“春申风”。责任编辑:宋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