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石元春院士与交大学子展望现代农业

 

( 网络版返回

 
  
  3月29日下午1点半,两院院士、我校农生学院顾问委员会主任石元春来到交大闵行校区逸夫楼200号,和莘莘学子分享了他对现代农业的思考。
                 
  
        “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历来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现在三驾马车中的两驾已经累了。石院士说:以后的动力要靠消费,要靠内需。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成熟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农村。这也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社会公正的需要。如何理解现代农业呢?石院士指出,现代科技、可以持续、链条延伸、领域拓展这四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生物经济将成为它的发展方向。
                 
 
         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科技支撑
                 
  石院士说,20世纪全球农业高速发展,其中科技的贡献率是73%.20世纪下半叶又发生了两个重大的科技事件:一个是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使得人们对生物的了解从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另一个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出现,这个对农业也是影响极大。另外,航空航天、自动控制、新型材料这些现代工程技术正在加速对农业的武装。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兴起,这将使农业科技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石院士着重从育种技术、生物农药、分子疫苗、生物反应器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生物技术所引发的农业巨大变革,从智能化专家系统、农业信息网络、3S测报技术、3S-PA技术等四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对农业的巨大推动作用。他认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不是近代农业技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分子和信息水平上的重大技术突破,它正在为现代农业搭起一座崭新的技术和生产平台,使现代农业成为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现代农业必须高效率、可持续
                 
  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石院士分别介绍了高效化施肥技术,高效灌溉和节水技术,高效化种植和养殖技术。
                 
  土、肥、水、药和动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现代施肥和灌溉体系,从保护作物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和保护土壤肥力的保护性耕作体系等,都体现了技术对紧缺资源的替代,体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低投入和对资源环境最少负面影响的内核。
                 
  
        现代农业必须要生产链条延伸与产业化供应
                 
  石院士说,现代农业是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和面向全球经济的商品农业。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都需要农业在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向着农产品加工的方向拓展,延伸其生产链条。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目前小农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对此,石院士为我们举出了具体的例子:内蒙伊利乳业集团拥有6万头奶牛,全部由农户饲养;公司为农户提供小牛、饲料、防疫服务、奶站挤奶收奶等全程的技术服务和进行企业化管理。此外,新疆的红色产业、寿光的蔬菜兴市等也包含着类似的特征。
                 
  演讲的最后,石院士说,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代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它给每个青年学子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国家、民族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与邵余云合作。编辑: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