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唐子来:为世博献上一个创举
( 返回
)
文_董少校
在世博园里,有一片占地约15公顷的“城中之城”,它汇聚了全球80个城市案例的智慧与经验。这就是城市最佳实践区。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规划系主任唐子来是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师。他亲眼见证了交流城市建设经验的平台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见证了浦西废旧厂房变为城市未来街区的“华丽转身”,在这里倾注了对城市未来的无限构想和希望。
唐子来和世博会的缘分由来已久。申博阶段,他是规划组主要陈述人;申博成功后,唐子来接到了新的任务指令:为城市最佳实践区提出策划方案。从前期概念的提出、总体规划的形成,到现阶段的案例研究、招展谈判和建设工程招标,唐子来都发挥了全面而且重要的作用。他率团队完成《城市最佳实践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形成了案例招展和建设招标完整的规划依据,以深厚的专业积累、高超的策划素养赢得了国际展览局的肯定与信赖。
由于城市最佳实践区原为传统工业集聚区,其中的南市发电厂更是百年老厂。在进行旧厂房的改造时,唐子来鼓励团队创新设计的同时,又“三令五申”保留原有造型和结构,不能割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唐子来认为,城市最佳实践区不仅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城市最佳实践案例的展区,其本身也应当成为体现城市最佳实践精神的展品。工业建筑具有大跨空间特征,适合改造成为展览建筑。于是,很多工业建筑保存下来,基于主体结构和基本形体进行功能化、时尚化、生态化、节能化的改造,不仅成了世博会的实际展馆,而且是工业建筑再生的创新实践,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街区改造最新的“最佳实践案例”。
唐子来说,城市最佳实践区作为世博会一个亮点项目,存在是暂时的,但作为街区改造的一个范例,其影响是长期的。如今,“城市最佳实践区”里游人如织,不仅吸引着普通观众的目光,也有不少专业人士前来取经,赢得了广泛赞誉。
(2010年8月1日,第08AB期《上海教育》“世博年”庆祝教师节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