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引导优秀教师扎根远郊学校

优质师资之花在郊区绽放

( 电子版返回


   文 │ 特约记者 董少校 通讯员 焦苇


   郊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郊区骨干教师向城区流失,近几年来一直困扰着一些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也是郊区尤其是金山、奉贤、青浦等远郊区县反映迫切的问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班子成员基层调研时,这一问题得到高度重视,被列入本市80个上下联动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当下和长远相结合、柔性机制和人性关怀相结合,上海大力推进郊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通过制度设计引导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到郊区服务,延长支教教师退休年龄,并对支教教师在评优评先、职务评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让优质师资之花在郊县绽放,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特级校长带来教育资源和理念


   成熟骨干教师流向中心城区,这是上海一些远郊学校,特别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领导的"烦恼"。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帮助郊区稳定骨干教师队伍,保障全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这不仅是基层的呼声,更是本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


   破解难题从构建长效机制开始。如今,上海已试点新晋特级校长向郊区学校流动,现有9名特级校长在金山区朱泾中学、松江区九亭第二中学等郊区学校支教。特级校长流动由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一般按照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关系进行,由中心城区向郊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或新建学校流动。交流时间一般为两年,用带教、结对等方式为郊区农村学校培养校长,或者全面负责托管、结对郊区农村薄弱学校。参与流动交流特级校长的人事关系原则上保留在派出学校,享受派出区同职级校长工资福利,同时享受上海支教人员待遇。


   一边是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一边是金山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沈德茜经常跨越单程90公里的距离,把优秀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从市区输入到郊区。作为首批柔性流动特级校长之一,曾是打虎山路一小党支部书记的她,如今也是金教院附小的党支部书记。在她的带动下,几乎每月都有大型交流活动,打虎山路一小的优秀语文老师、班主任前往金教院附小,开展主题研讨会、上公开课、带教青年教师;市区有教研活动,也邀请金山的老师一起参加。前不久,沈德茜还将杨浦、浦东、奉贤等区县多所学校的体育老师邀请到附小,观摩轮滑、跳绳教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技巧,让附小的体育老师们大开眼界,深受触动。沈德茜说:"即使两年服务期结束了,我相信两所学校结成的关系不会中断,今后还将深化结对合作。"

 

   "晶晶工作室"吸引郊区骨干教师


   特级校长的柔性流动让郊区尝到了标杆人物引领办学的甜头,基层学校发出了更加热切的呼声。市教委应势而动,2014年推出新晋特级教师到郊区全天候工作3年的新举措。在市公务员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正常评选的80名特级教师额度之外,首次增设20个自愿到郊区支教的名额,如同市区培育的花朵到郊区绽放,壮大农村偏远学校的师资力量。首批20位支教的特级教师中,有两名前往金山,从徐汇区科技幼儿园到金山区朱泾罗星幼儿园支教的袁晶晶即为其中之一。


   "我评上特级教师后到金山任教,有身边朋友把这称为一份'有瑕疵'的礼物;但我通过两个月的支教,不仅收获了自身成长,也看到我的工作给金山学前教育带来的变化,这是一份暖心的好礼物。"说这话时,袁晶晶心怀感激又充满干劲。


   袁晶晶2014年10月从市区来到罗星幼儿园,担任大教研组长,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辐射到身边的教师和朱泾一带的幼儿园。在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时,不是简单地听课评课,而是看教师是否把"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理念融入教学行为,课堂上有没有仔细观察孩子、是否对课堂教学进行提升梳理,从而在考核后促进教师的思考,获得进步。她的做法赢得老师们的尊重和认可,一种教研文化在罗星幼儿园形成,每天中午,到她办公室讨论教学教法的老师络绎不绝。金山区教育局筹划成立"晶晶工作室",本拟招收10名学员,报名的骨干教师却有60多人,不得不临时增设文化课考试、面试环节进行筛选,她的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


   与在金山支教的收获相比,袁晶晶觉得每天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不算什么。她说:"在我离开服务了十几年的徐汇区科技幼儿园时,那里正面临至关重要的示范园验收,但高一敏园长果断及时调整管理构架,让我安心去金山工作,我从中感受到了徐汇区对于支教工作的鼎力支持。在金山,老师们的真诚、求知若渴使我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必须尽己所能,让这里的教育更美好。"
加强郊区师资队伍建设须有制度保障。上海市教委已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延长支教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年龄的政策。该政策规定,中心城区选派到郊区县农村中小学或市属配套商品房基地教育公建配套学校的中学高级教师,可延长1年至5年退休年龄。


   为鼓励校级干部、骨干教师向郊区流动,上海规定在选拔校长、后备干部、骨干教师以及参评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时,应有2所及以上学校的任职任教经历。在教师职务评聘中,市、区重点中学和高中教师有农村学校或初中教学经历的,可以优先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任教5年以上的农村学校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外语可不作为必备条件;对在郊区支教1年以上并经受援单位考核合格,担任中级教师职务满4年的教师,可申报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比正常情况缩短1年。


   金山区教育局局长顾宏伟感言:"不管是前几年推行的委托管理,还是正在实施的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到郊区支教政策,都为远郊薄弱学校注入了宝贵的智力资源,这种以教研革新课堂教学的做法,将给远郊学校面貌带来根本性改变。"


   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陈克宏说,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关键在于师资。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将加大对郊区学校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优秀教师到郊区支教。市教委主任苏明表示,为郊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成长条件,进而提升全市的师资水平,才能促进上海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整改落实重在长效机制


   针对基层反映的郊区骨干教师流失问题,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高度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市教委已对农村职初教师、5年期青年教师和10年期成熟型教师,分别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项目着眼于培养一批能引领郊区县教育的骨干型"种子教师"队伍;组织特级教师到郊区开展教师培训,致力于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市教委还积极倡导中心城区支持郊区稳定教师队伍,严格控制招聘远郊区县教师的数量,要求中心城区招聘郊区县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的,须向市教委有关部门进行备案。


   为更好地稳定教师队伍,特别是郊区县骨干教师队伍,上海还将进一步完善行业薪酬体系,增强激励导向作用,不断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并在人员的配置标准上,要求做到城乡一体,即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在人员编制上统一标准,保证农村学校配足配齐教师。


   着力解决郊区骨干教师流失问题,大力推进郊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扎实抓好整改落实、专项整治和建章立制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两委领导班子在持续深入抓整改工作的同时,结合系统开展第二批活动及谋划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方案,通过上下联动、深入基层联系点单位上党课、开展"回头看"等举措,进一步深入推进整改工作向基层和一线延伸,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制度建设,进一步回应和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


   目前,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16项长效制度建设计划已全部落实,同时还结合班子分管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31项制度或管理办法,有的制度在制订和细化过程中还做了"加法",比如,在完善基层联系制度上,不仅出台了《两委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还出台了《关于健全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的规定(试行)》,反响良好。从制度执行情况来看,大部分制度刚性约束效果已经显现。

          (发表2015年1A《上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