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廖昌永为全国艺术院校师生开讲“云端思政课”
在师生作品鉴赏中感受文艺抗疫的力量,在中外时局分析中领悟“为人民而歌”的时代使命。6月6日上午,上海音乐学院校长、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教授云端开讲,以“聆听时代声音,精品奉献人民”为题,为全国艺术院校师生主讲思政公开课,结合中国疫情防控实践阐述“人民至上”的道理,激励艺术院校学子将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两会归来:感悟“人民至上”理念
以“艺”抗疫:用音乐传递力量
上海音乐学院通过抗疫作品征集活动,共收集到师生创作的180多部作品,《深呼吸》《最美的你》《宝贝》等音乐作品获得国家级项目出版,在“学习强国”等各大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廖昌永说,“很多作品让我深深感动,有的作品听得我差点眼泪都出来了。”他现场播放《宝贝》《等一等,光就来了》《我想和世界说》《勇气》等作品,不时作讲解,带同学们领略音乐中的感人力量。
在云端教学的背景下,学校发起“云上音”系列音乐会,乐队实训课借助线上教学平台,成了面向公众开放的服务项目。音乐会特别挑选了上音出品、何占豪与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及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用音乐传递铿锵力量、大爱精神,激励和鼓舞人们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决心。
启发思考:“艺术为何”“艺术何为”
廖昌永告诉同学们,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与变革相融、冲突与共生交织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最接近伟大复兴的光荣时代,年轻一代要全身心地聆听时代召唤,思考“艺术为何”“艺术何为”的时代命题。
“人民需要文艺,而文艺更需要人民。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一旦离开人民,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廖昌永说。
廖昌永勉励同学们放眼世界,涵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锤炼自己的品格和风骨,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大气与风范,用艺术的精神和纽带弥合矛盾连结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奉献智慧和力量,并希望同学们珍惜年华,充盈“以艺载道、以美育人”的人文关怀,精进专业,练好本领,提升素养,为艺术能充分发挥其“载道”和“美育”的人文价值而努力。
这堂云端思政课获得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以及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纷纷跟进报道,上海教育、第一教育、上海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等教育类媒体也第一时间予以关注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