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沙叶新先生演讲记

( 返回

 

2002年4月8日交大校庆,沙叶新先生来闵行校区作了一次演讲。以前只知道他是话剧《陈毅市长》和《尊严》的作者,大名鼎鼎的剧作家,似乎遥不可及;有这一次机会,却感觉和他走得很近了。他有推心置腹的真诚,足以在第一次见面就消弭宾客之间生疏的距离感。

沙先生说话有一种女性的温柔,轻声细语,又有那样率真的诗意。他说京剧是国粹,后面还加上一句“我不骗你们”,叫人觉得特别亲切。要请同学们提问了,他说:“我知道的都回答。”也是一种对朋友完全的信任。沙先生说到了这么一件事:以前在北京开会,一位作家对领导说“听了报告就像有一股暖流流入心中”,里面不知包含了多少违心的成分;他当时就指出了:“你怎么拍马屁成这样子?”与会的其他人都觉得很痛快。他的想法是:对谎言不表态,也是在说谎。同学问在这样的社会真诚下去会不会很吃亏,他说:“我相信真善美。总有一腔血是热的,总有一朵花是香的,总有一颗心是善良的。”同学们报以热烈的鼓掌,我也由衷地为他欢呼。

沙先生很在乎“知识分子”这样一种称呼,更在乎其中蕴含的使命与责任。他大声疾呼,知识分子要起到预警的作用,不能对苦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用博大的爱心去关注现实,在写作时敢于涉足边缘化的领域。“我们经常批评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但国内安徽死了多少人谁知道?那里有太多的苦难。受害者是我的同类,是真实的生命。”沙先生说,十年发疯的时候,许多作家脑袋没长在自己头上,在生活的舞台上扮演了“工具”乃至“帮凶”的角色,那多么可悲!90年代知识分子异化了,成了现行政策的解说人,制造着虚假的繁荣,拜倒在金钱脚下,这同样是可悲的。他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真正的知识分子从来就是思想者,是批判者,是叛逆者,是敢于说‘不’的人。”沙先生外表上文质彬彬,可内心里却是大气磅礴。

沙先生这样评价自己:“我很诚实。我是个爱哭的男人,可我不是软弱的男人。”是呵,他敢于表露自己真实性情,那是坦荡荡的君子的作为。演讲过去许多天了,我总是感觉他有一种内在的感染人的力量,连绵不断。他没有慷慨激昂的气势,叫人难忘的或许是他的侠骨柔情吧。那次演讲名叫《精神和使命》,副题是“一个剧作家的心路历程”。
 

             约 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