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在世博园看演出 ( 返回 )
七一这天,单位在世博园区组织党支部活动,分散游览时我遇上了几场演出。如果说一座座场馆、一件件展品是世博会上的静态风景,那么一场场演出就是与之交相辉映的流动盛宴。不管活动设置是定期进行还是临时安排,不管表演者是黄皮肤还是黑皮肤,不管演出场地在室内还是室外,这些节目无不凝结着艺术家们的才华和智慧,传递着人们礼赞生活、憧憬未来的共通感情。观看演出时,心情如五月的麦田起伏摇荡,那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对话,心地在熏陶中变得纯净圣洁,充实感和富足感溢满胸膛。 从后滩入园,首先映入眼帘的蓝色建筑便是“城市之窗”主题秀表演馆。这里每天进行一到三场演出,我和同事过去正逢开演。节目中融合了大量高科技元素,360度旋转的舞台、魔方结构的显示屏、钢丝营造的飞翔效果,都让观众耳目一新;而节目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剧情中流露出的爱与温暖。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城市之窗》对此进行了艺术化的演绎。脚手架的搭建是一个隐喻,建设者的劳动带来了城市肌体的生长,万家团圆的温情画面则昭示着,人是发展的目的所在,是一切文明成果的享用者。这场演出不仅带给观众雅致的艺术享受,也传递着一种升腾向上的力量,启发关于城市与生活的理性思考。 我们几个人在园区里漫无目的地游走,逛过几个非洲国家馆,不知不觉来到了美洲广场。这天适逢加拿大国家馆日,文艺庆典活动正在火热上演着。天气有点闷,广播里说达到了37摄氏度,露天广场上依然坐了不少人。台上是三个男人的吉他弹唱组合,看他们表演,可以真切感受到温度与气氛的双重热度。中间乐手身穿红上衣,长头发和硕大的太阳镜遮住了多半个脸,虽是弹奏着热情奔放的曲子,周身却又透出若干冷酷的意味;主唱歌手看上去有些年纪了,倾情投入其中,他戴着遮阳帽,穿着休闲的T恤衫和牛仔裤,随着旋律的流淌边唱边舞。对他而言,那不仅是在为众人演出,而且是一种无可比拟的个人享受。音乐让观众忘记了功利,忘记了纷争,完全包围在一种纯美的快乐中,听到动情处,不禁在腿上打起拍子。他们接连表演了好几个节目,丝毫不受盛夏炎热天气的干扰,一曲终了则迎来观众们的鼓掌与欢呼。台上台下联为一体,其乐融融。从这里离开后,我们去了旁边的加拿大馆,听觉的感知之外又有视觉的体察,用不同的方式亲近了这个北美国度的文化魅力。 在卢森堡馆的屋顶花园休息时,我听到了热烈得有几分嘈杂的音乐声,就快步向附近的非洲广场赶去。这时天已黑透,四下灯火通明,观众席周围都站满了人。不管是男性鼓手还是妇女舞者,都长着黝黑的皮肤,他们仿佛要把积蓄了很久的能量释放出来,身体在纵情扭动,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服装、肤色、鼓声、舞姿里似乎包含着神秘的文化密码,让人相信眼前的演出来自古老的非洲大陆,他们是友好的使者,带人们近距离领略当地的艺术风情。一位鼓手兴致格外高涨,演奏间隙做起了腾空翻跃,粗犷而奔放。他仿佛要大声告诉人们:“生活是美好的,请尽情享受每一天吧!” 从法国馆出来的时候,已经九点多了,我正犹豫要不要排队去德国馆参观,忽然听到那边传出了手风琴的演奏。原来,展馆外靠近游览出口的地方有个小舞台,两位乐手在那里演奏,一个吹口琴,一个拉手风琴。台下稀稀拉拉站着三五位游人,就算加上旁边酒吧的顾客,观众总共也没有多少。我猜想他们是在为第二天的正式演出彩排吧,但从演出的效果来说,非常有感染力,一点都不打折扣。站在那里一听,我就被吸引住了,旁边观众也越聚越多。年轻小伙子演奏技巧十分娴熟,我很怀疑,短短的口琴没多少孔,他怎么就可以奏出那么复杂的曲调。大鼻子黄头发的手风琴手时常微闭着眼睛,沉浸在演奏的快乐中。直到听了小伙子的报幕,我才知道他是中国人。两位乐手的配合十分默契,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错位和隔膜。有时候,小伙子把口琴放在一边,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引吭高歌,歌词分明是德语。最后他们共同演奏了一首德国民歌,节奏轻快,旋律变换多端,那合作却是天衣无缝,出神入化。口琴和手风琴都是相对平民化的乐器,他们将其特点发挥到极致,带听众到艺术的世界里畅游。那真是一种无可言说的奇妙,包含在演奏中的个人才华,更是叫人赞叹不已。 演出结束后,我从两位乐手那里了解到了更多的故事。吹口琴的小伙子名叫李天龙,曾经在四川美术学院学习美术,酷爱音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德国手风琴手Tobias Escher相识,开始了合作。李天龙在德国生活了一年多,已经完全熟悉和适应当地的环境文化,他出版了唱片,靠演奏的收入就可以养活自己。Tobias Escher同样以音乐为生。今年秋天开始,李天龙将在德国读音乐方面的研究生,在这个领域谋求更大的发展。能够把美术和音乐打通,他真是太了不起了。我问李天龙,如何可以做到演奏德国民谣如同演奏《茉莉花》那样驾轻就熟,他说:“不必去想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把自己当作一个人就可以了,那就会发现艺术是相通的,感情是相通的。”李天龙今年才23岁,有志不在年高,前途未可限量。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不同国度音乐家近在咫尺,可以便捷地开展合作。我想,能够把他们吸引到一起的,该是对艺术的共同爱好和相近理解吧。 艺术无国界,世界在眼前。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音乐在世博园里一一呈现,置身其中,心里不免涌起“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欣喜与得意。生活多么美好,能够在举步之间领略到这些精彩的演出,这全拜伟大时代的慷慨赐予。
2010-7-4
(链接:Tobias Escher的音乐网站)
2010年7月1日,上海世博会演出掠影。图/董少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