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稍微喘口气

 

( 返回

          
  我也没有想到,写饮水思源BBS站十周年站庆晚会的稿件会花那么多时间。星期六晚上过去参加晚会,在周三、周五以及周六白天都在联系采访。那时候就隐隐给稿件定位了:不仅写一台晚会,也尽量以此为出发点,写出水源的前世今生。在站内发邀请信,联系见面访谈,整理对话资料……星期六下午,我又从BBS上下载了网友的征文,到晚会前手上已经有不少的资料了。那时候反而有了一种恐惧感:我要写一个多大的新闻稿?能力能达到吗?以前写稿子大多就事论事,顶多在现场采访一下,不会把摊子铺得太大。
  不管怎么说,只是尽力而为吧。五点钟吃好了饭,我去光彪楼看他们彩排了。
  看节目,采访;采访,看节目。我好像穿上了有魔力的鞋子,跳起舞就停不下来。把再生纸对折了当采访本,一个晚上过后,手头积攒的A4纸有十多页。有一些感受也用三言两语记下来,免得写稿时搔脑袋。
  哪怕材料很多,写起来还是很痛苦的。不知怎的,总希望尽量全面地展现晚会情况,让没去过的人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也好让网友在过后回想时有一点点依凭。如果抓取一个有趣的场面去大肆渲染,那也可以写很长;不过,自己还是没有那么做。也是很矛盾的吧,把很多精彩的东西略去了。
  平心而论,我很喜欢后两个舞蹈,还有《吉祥三宝》。正规版本的《吉祥三宝》我没接触过,看了这个交大版,很是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甚至想站起来仔细寻找,是不是他们请来了一个小学生来客串——那女孩子的声音太稚嫩了,太可爱了。由这个节目也可以推想,原版《吉祥三宝》一定很不错,要不怎么会引来别人模仿呢?看着舞蹈,身上的细胞就被调动起来了,自己好像也跟她们一样充满激情充满活力。一场晚会总会有几个地方触到内心的弱处,也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过后会觉得参加那个晚会是不虚此行。
  稿子分为一个引言和三片正文,晚会是第一片(要是以前,写稿件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相关的背景、幕后资料跟在后面。开初我写了五六个小标题,深夜里实在顶不住了,只保留了三个。这样还是从十点写到了凌晨四点多,其实进展很慢的。到三四点钟的时候,真正是头痛欲裂。如果不是对水源的那份感情在支撑着,早就潦草交卷了。
  确实,我在采访中最大的感触就是诸位网友对水源的热爱。BBS对他们太重要了,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真实的生活。说网络“虚拟”那是不准确的,在交大,它至少也有“半真实”的特征。为晚会表演节目他们都是义务劳动——花了很多时间排练,把热情保留到演出的最后一刻。因为有过这种真切的感触,我觉得那篇稿子写水源还是有点单薄。
  这就是能力所限了。每每这个时候,心头又浮现出王小波的话:“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时间的积累弥补这种痛苦,却难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隔了一天,新闻稿在交大主页发出来了。我感受到了浏览量从一百多增加到三百多最后冲破一千的过程。后来它被转到了BBS上,有人说“辛苦”,有人说“不错”。最叫我感动的是一位叫yueyuecat的网友,就是《吉祥三宝》里的那个童声女孩,她把MSN的名字改成“居然上了交大主页,哇哈哈”,并在blog里说了这件事。自己的文字被转载、被引用,说来还是很快活的。诸位看客别笑话咱啊!
  据说,巴金去世的时候,全中国的媒体都在用新华社高级记者赵兰英的稿子。她专门关注上海的文化人,采访巴金有几十年。那可是真本事。
  这个稿子写完了,那就尘埃落定了。现在它已被转到“学生活动”版,成了旧闻。以后可能还有别的任务,先调整一下吧,到时候再努力。


                          200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