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屋 我的简介 我的爱好 我的文章 我的摄影 我的印章 我的音乐 友情链接 与我联系
走过 ( 返回 )
或许只是缘于一个小小的提议,沸点的五位同事又碰面了。 说来大家并不是一起进入公司的。孟俊离开的时候,小岳还没入职,不过他们却在另外的公司共过事。生活是一张无所不在的网,虽说隔着一个或几个网结,总归还是连在一起。 孟俊在虹桥人家静安店订了位子。青海路中间,离他单位只有几步路,旁人过去也便利。我和阿汤到得最早,然后是小岳、孟俊。热菜都吃完一半了,又有一位姗姗来迟,张征。 还是那张稚嫩的脸,就像五年前一样。我和他拥抱了一下,条件反射似的说:“哈哈,0809。”这是张征的生日数字,也是公司一辆军车的牌号,永远都忘不了。他叫我“老董”,又笑着说:“那车已经没了。”因为担心树大招风,沸点把它给卖了。 四年多没见了,就连最后一次通电话都是两年以前。脑里不由一阵晕眩——这么长的时间,都是怎么过来的?可是,真的已经过来了。 “平时公司里都不加班的,向前数许多天,晚上都没事;偏偏今天要来聚会了,公司就拖着开会……”张征给我们解释。出事后的沸点非常低调,搬到了嘉定,远离市中心;还好有车子,司机拉着他一路狂奔过来。 我们为再次的相聚干杯。这些年来,沸点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四个人都来了又去了,只有张征坚守阵地。他的收成很不错,已经买好房子,准备结婚。 那时候,我和张征、阿汤三个人同住在公司租的公寓里。前几天我去银行办理业务,发现登记地址居然还是安西路39号海信花苑A904,邮编200050。那是我离开校园后的第一个寓所,房间宽敞、家具齐全,周边的环境也挺不错。张征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同室,不知不觉感情就很近了。 张征管我叫“老董”,虽说我比他还小。我们一起吃早饭,去武夷路、去新天;下班后也一起炒菜、一起喝酒,一起去外面的红蜘蛛网吧。 他喜欢买光碟,拉我一起看《国家公敌》,让我觉得相当刺激。前不久,我把这部片子重温了一遍,依然热血沸腾。忽然想起,是张征带我接近了这一类美国大片。后来我喜欢上《真实的谎言》和三部《碟中谍》,于《国家公敌》一脉相承。 在我的预支单、报销单上,张征是第一层审核领导。现在我还记得他签名的样子,“正”字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周末,张征拉我去察看正在装修的联洋店、七宝店。我有几分不情愿,可是只好从命。他比我敬业多了。其实乐趣也是很多的,有公司的尼康F80相机,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拍照片。现在我还保存着张征在工地上的背影。 因为公司新业务的需要,张征被派到了重庆。2003年7月,他中途回来休息,请大家唱歌。那时我已在办理离开沸点的手续,也被叫去参加,唱得很尽兴。那算是个道别吧。 再次和张征碰杯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回荡起相处一年的各种事,很缥缈,又很真实。眼前的他还是那样健谈。且不说福禧大楼怎么卖、张总的处境如何微妙这些和公司沾边的事情,中央和上海的官员变动他都清楚得很。这一切把我从回忆中拖了回来。 饭吃了四个小时才结束。从饭店出来,张征问我怎么回去,我说乘地铁;他又说:“车直接上延安高架,不同路,就不送你了。”我连忙说不用。走到南京西路,我们便分开了。 路口有一组雕塑,匆忙的交叉走动的人群。 我们都是大海里的鱼,曾经结伴觅食,又游向四方。忽然有一天,我们相遇了,相互问候一声:“你好吗?”而后摇摇尾巴,彼此远去。
2007.11.15
沸点数码冲印店Logo
|